•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43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重庆金佛洞石笋记录的410 ka弱季风事件
许奕滨, 杨勋林, 袁道先, 胡明广, 葛晓艳, 龚萌
2024, 43(2): 219-227. doi: 10.11932/karst2024y019
摘要:
冰消期或冰期由于冰盖消融引起淡水排放,容易造成不同纬度之间海洋-大气传输的异常,由此引发一系列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千年级气候突变事件,如Younger Dryas(YD,新仙女木)和类似YD事件。MIS11c(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作为当前全新世的最佳参照物之一,对期间可能发生的类YD事件及触发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文章通过对重庆金佛洞石笋J33 δ18O序列记录的研究结果显示:(1)在MIS11间冰期盛期之前,亚洲季风气候区石笋揭示了一次发生于410 ka BP左右的千年尺度弱季风事件;(2) 410 ka弱季风事件与YD事件均发生于间冰期盛期之前季风逐渐增强过程中以及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上升阶段,期间都发生了AMOC(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扰动,除了在变化幅度、冰量条件等方面有些差异,事件的持续时间、内部结构、变化模式相似; (3) 410 ka弱季风事件主要受太阳辐射和AMOC共同驱动主导,持续较强的变暖进程加速了格陵兰冰盖融化并导致了冰盖的不稳定,淡水持续注入北大西洋,造成短暂的AMOC振荡。AMOC的减弱使得北大西洋上空产生了冷异常,通过大气遥相关作用导致了较弱的ASM(亚洲夏季风)。
410 ka weak monsoon event recorded by stalagmites in Jinfo Cave of Chongqing
XU Yibin, YANG Xunlin, YUAN Daoxian, HU Mingguang, GE Xiaoyan, GONG Meng
2024, 43(2): 228-238. doi: 10.11932/karst20240201
摘要:
典型岩溶高原边缘夷平面沉积特征及古气候环境——以湘西洛塔及贾坝剖面为例
吴亮君, 王璞珺, 张晶, 辛存林, 容悦冰, 陈伟海, 张远海, 黄超
2024, 43(2): 239-252. doi: 10.11932/karst2023y030
摘要:
文章对云贵高原边缘洛塔期(洛塔剖面)和召市期(贾坝剖面)夷平面风化壳进行粒度、磁化率、孢粉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其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响应。结果显示:洛塔剖面和贾坝剖面风化壳都以黏土和不等粒砂为主,但洛塔剖面岩性和粒度变化比较明显,为杂色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互层,夹一层砂砾石;贾坝剖面岩性和粒度相对稳定,主要为粉砂黏土。洛塔剖面Mz、Md、SC/D值以及磁化率值整体较高,但变化幅度小且快,贾坝剖面Mz、Md、SC/D值以及磁化率值相对波动较大,由此推断两条剖面所揭示的沉积环境都整体湿润,但贾坝剖面显示出小的干燥波动,即洛塔期夷平面风化壳沉积时期气候为温暖湿润型,召市期夷平面风化壳沉积时期气候为温凉干燥型,这与孢粉中大量水龙骨属(Polypodium)、松属(Pinus)指代的气候意义相同。对比孢粉组合及前人资料,推测洛塔剖面风化壳可能为新近纪早期开始形成,该夷平面可能形成于中新世,而贾坝剖面可能形成于第四纪早期,该夷平面可能形成于更新世。
岩溶泉水温度对降雨-流量响应的指示作用
何清, 陈喜, 张志才, 程勤波
2024, 43(2): 272-278, 335. doi: 10.11932/karst2024y003
摘要:
岩溶区土-岩交错、裂隙和管道发育,加大了降雨入渗补给方式和多重水流辨识难度。文章利用贵州陈旗小流域场次降雨、泉流量以及大气、土壤和泉水温度观测数据,识别降雨入渗补给方式、泉流量来源以及热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强度小、历时长的降雨,泉水温度缓慢上升且持续时间长,以“分散入渗补给”和热传导作用为主;随着降雨强度增大、持续时间缩短,泉水温度上升时段缩短、下降快速,以“径流集中入渗补给”和“直接集中入渗补给”为主,热传导减弱、平流作用增强。退水初期泉水温度比泉流量下降快速,后期则相反。指示退水初期泉流量来源于大量细小裂隙水向岩溶管道中释放,后期释放量减小并趋于稳定。
趵突泉泉域岩溶水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王楠, 胥芹, 孙小艳, 武显仓, 李常锁, 高帅
2024, 43(2): 279-290. doi: 10.11932/karst20240203
摘要:
趵突泉泉域是中国北方岩溶的典型分布区,近年来面临着水质恶化问题。为系统研究趵突泉泉域岩溶水水化学形成机制,采集60组趵突泉泉域地表水、地下水样品,利用Piper三线图、离子比值、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并结合ArcGIS地理统计功能,对趵突泉泉域岩溶水水化学形成机制及空间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地下水以HCO3-Ca、HCO3·SO4-Ca、HCO3-Ca·Mg型水为主,${\rm{SO}}_4^{2-}$占比有升高趋势。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到碳酸盐、硫酸盐、岩盐等矿物溶解的影响。人类活动的污染导致地下水中Cl、${\rm{NO}}_3^{-}$含量增加,并对地下水中天然水岩相互作用机制造成了影响。研究区地下水总体受污染程度不大,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到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受到Cl、${\rm{NO}}_3^{-}$污染的地下水则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岩溶强渗漏带区域。
修正SWAT模型在喀斯特小流域的径流模拟研究——以羊鸡冲小流域为例
杨丽, 杨广斌, 李亦秋, 李蔓
2024, 43(2): 291-301. doi: 10.11932/karst2024y011
摘要:
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地表径流通过土壤裂隙、岩溶管道等途径流失,限制了地表径流的形成。文章以龙里羊鸡冲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3—2019年的实测数据,修正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的裂隙流模块,修改了裂缝入渗的表示方法,对修正前后的日径流模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率定期内纳什系数由0.32提升到0.60,决定系数由提高0.37提升到0.58。在验证期内,纳什系数由0.52提高到0.55,决定系数由0.56提高到0.60,修正后的模型与原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修正后模型的径流时间序列与实测数据更吻合,能合理估算研究区的入渗水量,为喀斯特小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丽江黑龙潭泉群修复中地下水位作为补水控制信号的研究与应用
韩啸, 王森林, 贺睿, 郑克勋
2024, 43(2): 302-313. doi: 10.11932/karst2024y007
摘要:
文章以丽江黑龙潭为例,研究岩溶地区泉水修复补水控制过程。基于九子海洼地为黑龙潭泉群主要补给来源这一基本判断,从宏观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现象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入手,首先明确拟采用作为补水控制信号的水文观测井与目标泉群属于同一地下水系统,而后分析观测井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与目标泉群流量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补水控制井。通过泉群目标状态的拟定—对应补水控制井水位—考虑补水过程提前量时间—修正补水控制井水位这一过程,确定考虑补水时间过程的补水控制井信号水位为2 409.41 m,最终实现对观测井水位数据为控制信号的补水过程的实时精准控制。
水文地质条件对岩溶地下暗河污染的影响
刘浩, 田茂中, 陈再谦
2024, 43(2): 314-325. doi: 10.11932/karst2023y040
摘要:
通过收集基础资料、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水体污染指标分析等多种手段,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对贵州西南部某岩溶暗河地下水污染的影响。认为:(1)暗河出口所包含的六处泉点、两处溶洞,平面分布位置集中,但其水质污染情况各异,表明其分属于不同的地下岩溶水系统,暗河岩溶地下水系统极为复杂。岩溶暗河出口在空间平面上呈多股、条带状泉眼展布出露,主要受地质相变带附近构造及岩体本身异质性控制。(2)调查区受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河流快速下切的影响,形成了发达的地下岩溶水系统和岩溶洞穴系统,存在多股明流与伏流组成的水文地质单元体,客观上为暗河污染创造了条件。(3)暗河污染物来源为秧家坝岩溶洼地内某养猪场养殖废水,且是集中式、间断性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岩溶管道。建议该岩溶暗河补给区应当控制发展大型养殖业及大中型集镇建设,污废水应当加强回收利用和减少外排,加强区内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工作。
基于典型村落的山—坝系统土地利用演化时空分异特征
何娴娴, 杨智谋, 赵宇鸾, 张蒙
2024, 43(2): 326-335. doi: 10.11932/karst2024y006
摘要:
基于山-坝系统的地域特点,选取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的三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1990—2018年研究区人口-耕地-宅基地的演化特征。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获取人口疏化、耕地与宅基地利用数据,从三个案例村梯度差异的视角分析人口、耕地和宅基地时空演化规律,对耕地和宅基地进行功能划分。结果表明:(1)农村人口疏化程度不同,山区人口流失严重,人口过疏化现象显著;山坝交错区人口流失较严重,人口过疏化现象突出;坝区人口流失较少,有疏化现象;(2)耕地撂荒程度地域差异明显,山区耕地撂荒最严重,山坝交错区次之,坝区较轻;耕地撂荒或转型,造成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功能发生变化;(3)从宅基地利用变化看,数量上“未减反增”、空间上“外扩内空”,宅基地结构和功能转变明显;(4)农村人口疏化驱动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变化和区域人口乡城迁移,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多种因素及其发生过程彼此相互依赖和制约,形成一种具有动态关联的耦合现象。
2000-2021年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演变特征及其归因
王栋华, 田义超, 张强, 张亚丽, 林俊良, 陶进, 黄亮亮
2024, 43(2): 336-348. doi: 10.11932/karst20240204
摘要:
监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机制,对于深入了解陆地碳循环机制和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MOD17A3数据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评估了 2000—2021年桂西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演变,并借助 Theil-Sen Median 趋势分析、Mann-Kendall 检验方法、 Hurst 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等,研究区域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未来趋势、可持续性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2000—2021年研究区植被NPP均值为945.23 gC∙m−2∙a−1,呈现出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3.5596 gC∙m−2∙a−1。喀斯特区域(4.5148 gC∙m−2∙a−1) > 研究区域(3.5596 gC∙m−2∙a−1) > 非喀斯特区域(2.7219 gC∙m−2∙a−1);(2) 植被NPP高值区域在防城港市周边,值皆大于1 200 gC∙m−2∙a−1;低值区散布于水文线附近;(3) Sen变化趋势显示,研究区22年间植被NPP增加区域面积(77.98%)显著大于减少区域面积(22.02%)。Hurst指数显示,区域植被NPP介于0~1之间,平均值为0.65,呈现出向负偏态分布;(4)土地利用/覆被、植被覆盖度与高程因子是本研究区植被NPP的显著控制因子,其次为坡度及土壤类型。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岩溶山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
卢泓杏, 赵宇鸾
2024, 43(2): 349-363. doi: 10.11932/karst2024y017
摘要:
为识别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以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贵州省关岭县为例,选取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高程DEM等数据,利用MSPA、景观连通性指数、电路理论等方法,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等作为生态修复关键区。结果表明:(1)识别关岭县37块生态源地(449.78 km2),其受不同石漠化程度影响呈现东西部集中成片、中部零星离散的空间分布特征;(2)提取74条生态廊道(140.775 km)有效连接零散分布的源地,等级较高的生态廊道多分布在石漠化程度较低区域。共识别36处生态夹点和14处生态障碍点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构建出“三区、两轴、多点”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以提高生态修复成效;(3)确定生态夹点区的生态修复面积为757.84 h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低阻力区域,确定的生态障碍点区的生态修复面积为364.48 hm2,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的人类活动密集区,其分布范围受人类活动与大面积、深程度石漠化的双重干扰;(4)生态修复措施需结合实际石漠化治理成效及修复成本科学推进,并根据胁迫因子的差异性提出有利于关岭县生态修复与岩溶地区环境保护的规划布局。
高寒岩溶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
夏热克亚木·伊提尼牙孜, 董发勤, 李琼芳, 安德军, 代群威, 张强, 饶瀚云, 任亚珍, 刘凤起, 刘明学
2024, 43(2): 364-378. doi: 10.11932/karst2024y015
摘要:
高寒岩溶是四川黄龙风景区独特的地质特征。为分析高寒岩溶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以黄龙风景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和真菌ITS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岩溶区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具有显著差异,但土壤真菌差异不显著,且土壤细菌群落占主导地位;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主,真菌在门和属水平的差异较大。冗余分析发现总磷和温度是黄龙风景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pH是第二重要的环境因子。
滇东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程度与坡位因子的关联机制研究
陈彦君, 赵筱青, 普军伟, 石小倩, 冯严, 周世杰
2024, 43(2): 379-391. doi: 10.11932/karst20240205
摘要:
石漠化作为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探寻石漠化分布规律及影响机制是石漠化有效治理的关键。文章以滇东南喀斯特山区的3个典型实验区为研究对象,提取石漠化程度及坡位信息,探讨不同等级石漠化沿坡位的分布规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石漠化程度与坡位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1)实验区内从山脊到山谷石漠化面积逐渐减少,而非石漠化面积逐渐上升,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坡位高的地方;其中轻度石漠化多发生在山脊和上坡,中度石漠化多发生在山脊、上坡和下坡,重度石漠化在各坡位的分布较均匀。(2)坡位与石漠化程度的相关性显著,坡位直接影响着石漠化的分布规律。同时,坡位对石漠化的影响受到坡度与地形切割深度间接的强化作用。(3)坡位与石漠化程度的关联机制是:当区域以自然演化状态为主时,坡位与石漠化程度呈负关联,坡位越高,伴随坡度与地形切割深度变大,导致高坡位区域物质迁移更加频繁,石漠化的程度加剧;当区域人类活动影响明显时,坡位与石漠化程度呈正关联,坡位越低,随同坡度与地形切割深度较小,人类活动更加方便且频繁,消耗了由高坡位到低坡位的堆积物质,使石漠化程度加深。研究结果能为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程度综合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提供参考,为山区石漠化治理及生态恢复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越南岩溶地质概况
韦延兰, 李文莉, 黄晨晖, 周立新, 杨象鹏
2024, 43(2): 392-405. doi: 10.11932/karst20240206
摘要:
越南岩溶发育面积大,岩溶地质有关研究比较广泛,为了更全面地掌握越南岩溶地质的研究成果,本文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遥感资料、地质图、洞穴图集等有关资料,编制越南岩溶地质分布图,结合地质构造、岩性组合、水文气候、生物活动等特征分析岩溶作用的背景条件,总结越南岩溶地质、地貌特征和岩溶分布规律,为“全球岩溶地质”数据库提供基础支持。越南岩溶分布面积60 000 km2,占国土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南部有零星分布,发育峰丛、峰林、岩溶盆地、洞穴等岩溶景观。多期构造运动、厚层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纯石灰岩、温润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活跃的生物活动均有利于岩溶作用的发生。越南岩溶属于典型的热带岩溶,与中国南部岩溶具相似的起源。
水位下降诱发覆盖型岩溶塌陷发育机理
李京天, 朱凯, 肖先煊, 尹艳, 刘皓, 许模, 何志攀
2024, 43(2): 406-420. doi: 10.11932/karst2024y010
摘要:
岩溶塌陷是岩溶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的特征,给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文章以曲靖市马龙区东侧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以多元结构盖层的地面塌陷为例,在室内构建了与原型相符的地质物理模型,开展两种典型工况下的地下水位下降触发岩溶塌陷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分析,提出此类型盖层的致塌机理,并分析透-阻-透型塌陷变形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盖层和溶洞中均出现负压带,盖层内的孔隙水压力和溶洞中的真空压强会随着排水波动增长至峰值,地下水位降速越大,压强的增长速率和峰值就越大;(2)根据压强和盖层形变量随时间的演化特征,可将塌陷演化过程分为土洞发育阶段、土洞扩张阶段和盖层失稳塌陷3个阶段;(3)马龙区的水位降速达到0.1 cm·min−1(1.44 m·d−1)时,所产生的真空压强能提供足够大的真空吸蚀力,联合渗透压力可导致覆盖层塌陷。研究结果可为马龙区岩溶塌陷灾害的防治减灾及其塌陷预警预报提供参考。
山东荆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预警分区研究
冯亚伟, 毛宁利, 李卫利
2024, 43(2): 421-431. doi: 10.11932/karst20240207
摘要:
以荆泉断块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和数学模型,旨在实现不同环境条件下岩溶塌陷预警分区,指导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果显示: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减小,研究区红色预警区面积不断增大,抽水井越密集的地方,越容易产生岩溶塌陷,岩溶水开采量的增加和降雨量的变化都是诱发岩溶塌陷的主要原因。建议以岩溶塌陷为约束条件,加强区内地下水开采优化控制与布局,在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的前提下,降低岩溶塌陷发生概率。
综合物探方法在碎屑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例
郑智杰, 曾洁, 甘伏平, 陈吉礼, 卢秀华
2024, 43(2): 432-440. doi: 10.11932/karst2024y008
摘要:
为探索地球物理方法在碎屑地区找水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碎屑岩层进行找水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碎屑岩富水性中等,含水性较均匀;受地面场地狭窄限制,高密度电法及联合剖面法测线长度有限,探测深度较浅,受碎屑岩电阻率小的影响,其找水应用效果不佳,在可探测的深度范围内较难识别基岩裂隙等找水有效异常,需结合其他物探方法甄别异常;音频大地电磁法找水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可有效识别碎屑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及构造裂隙带,表现为相对低阻异常特征;视电阻率单支测深曲线能有效分辨不同深度的岩土层结构,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对裂隙破碎带有较好指示意义。在地面场地较为狭窄的碎屑岩地区开展找水工作,音频大地电磁法结合视电阻单支测深曲线能取得较好效果,以音频大地电磁法确定碎屑岩地区中的裂隙发育带位置,以视电阻单支测深曲线确定裂隙发育带的深度。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猴场滑坡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刘永亮, 张伟, 刘振宇, 易连兴, 吴秋菊, 梁楠, 甘伏平, 邬健强, 韩凯
2024, 43(2): 441-453. doi: 10.11932/karst20240208
摘要:
文章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对贵州省威宁县猴场滑坡区进行探测,探究从浅部到深部岩溶及裂缝发育情况、岩溶滑坡体底界面形态及滑坡体结构特征。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划分了滑坡区地层结构,发现滑坡区发育浅部和深部两层岩溶,尤其在灰岩与泥页岩界面处的深部岩溶,加之煤层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是触发滑坡的背景条件;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出的裂缝及岩溶发育区域,是滑坡体进一步位移拉裂的脆弱区。分析认为,岩溶发育破坏了滑坡体原来的整体性,使岩溶山体劣化成零散块体,是导致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
采矿爆破振动主频率在岩溶区衰减规律现场试验研究
唐灵明, 黄翔, 李红明, 李佳明, 曹贤发, 陈学军, 卢丽霞
2024, 43(2): 454-462. doi: 10.11932/karst2024y014
摘要:
为减小岩溶区采矿爆破施工中振动产生的地表塌陷灾害影响,文章根据岩溶区矿山爆破振动现场实测数据,采用傅里叶变换及回归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塌陷区与非塌陷区爆破振动主频率的衰减规律,以讨论岩土体性质、震中距及爆破药量对爆破振动主频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土体性质对爆破振动主频率存在较大影响,表现为结构愈松散、孔隙度愈大、密实度愈小,其爆破振动主频率和振动能量衰减得愈快;同一次爆破中,在塌陷区外及塌陷回填区内,所获得的振动主频率随其震中距的增加而呈减小趋势,而在塌陷区内,并非严格衰减,出现波动现象,略有上升趋势;在塌陷区与非塌陷区,爆破振动主频率随着震中距和药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振动荷载作用下,爆破振动主频率在塌陷区的衰减速度明显大于非塌陷区,且爆破药量在塌陷区内对爆破振动主频率衰减速度的影响更大。
喀斯特旅游地虚拟旅游体验对实地旅游意愿的影响——以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为例
李玉萍, 刘亚男, 杨晓霞
2024, 43(2): 463-475. doi: 10.11932/karst2024y016
摘要:
文章以重庆市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为例,采用游客问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游客在喀斯特旅游区虚拟旅游体验后产生的心流体验以及对实地旅游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旅游地虚拟旅游体验对游客的注意力集中度、远程呈现、时间感的变化和实地旅游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注意力集中度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加强以下建设:优化虚拟应用技术,营造更真实的虚拟旅游体验情境;提供全面优质的旅游信息,减少游客信息收集成本;扩大虚拟旅游宣传,赢得更多潜在游客。
岩溶洞穴救援体系构建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罗书文, 吴克华, 贺卫, 罗时琴, 周文龙, 毛永琴, 杨桃, 李坡, 张远海, 邓亚东, 刘宇炫, JeanBotazzi, 张弘智, 钱治, 王德远
2024, 43(2): 476-490. doi: 10.11932/karst20240209
摘要:
完善的岩溶洞穴救援体系、促进岩溶地区体育产业和旅游行业发展,对岩溶洞穴旅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外洞穴救援成果及洞穴救援手册分析洞穴救援要素,结合我国救援主体和洞穴救援技能特性以及贵州实际,构建贵州洞穴救援组织架构及救援响应机制。依据贵州洞穴发育特征和洞穴事故发生概率及性质,部署贵州洞穴救援力量。根据我国救援体制和洞穴救援人员技能需求及其分布特性,建立统一指挥平台和洞穴救援专家库(消防队洞穴救援专家,洞穴协会会员洞穴救援专家),实现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作战。完善的洞穴救援体系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洞穴救援有序高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