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主题:岩溶动力系统与水-碳过程:机理、效应与可持续管理
(Karst Dynamic Systems and Water-Carbon Processes: Mechanisms, Effects,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本期专刊执行主编:于奭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投稿截止日期: 2026年1月31日
预计出版日期:2026年11月30日
征稿背景与意义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当前,人类对赖以生存的环境愈发关注。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对外界干扰高度敏感。这不仅因为岩溶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约15%(约2200万km2),养育着约10亿人口,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和土地资源,更因其存在着一系列独特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虽有管理科学的因素,但对岩溶环境特征认知不足,特别是对岩溶环境系统结构理解的欠缺,以及未能从岩溶动力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深入剖析其内在机理,是主要原因所在。
岩溶动力系统(Karst Dynamic System)被定义为以驱动岩溶形成演化为中心、强调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它以物质(如水、碳、钙离子等)和能量(如太阳能、化学能)在系统内外的迁移、转化与循环为核心监测和研究对象。特别是,岩溶作用通过吸收土壤或大气中的CO₂形成溶解无机碳(DIC),并经由河流输送至海洋,这一岩溶碳汇效应已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同时,由于岩溶区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如地表-地下二元结构、管道裂隙高度发育),使得该区域常面临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旱涝频发、石漠化等诸多挑战。因此,岩溶水资源的效应(包括其质与量及其生态功能)同样是当前研究的核心热点。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深入理解岩溶动力系统中关键的水-碳耦合过程(Water-Carbon Coupling Processes)的驱动机制、相互作用与环境效应,对于科学评估岩溶碳汇潜力、保障岩溶区水资源安全与生态健康、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专刊目标 (Aims of this Special Issue)
本专刊旨在汇聚全球学者在岩溶动力系统框架下,围绕岩溶碳汇效应与岩溶水资源(质、量、生态功能)两大核心主题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我们期待通过多学科交叉视角(如地质学、水文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科学、气候科学等),深入探讨岩溶区水循环与碳循环的关键过程、相互作用机制、环境效应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为岩溶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征稿主题 (Topics of Interest)
我们诚挚邀请围绕但不限于以下主题的高质量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投稿:
1. 岩溶动力学基础理论: 岩溶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驱动机制与模型模拟;岩溶作用速率及其控制因素;地球关键带(Critical Zone)过程与岩溶发育。
2. 岩溶碳循环与碳汇效应:
● 岩溶作用溶解大气/土壤CO₂的机制与通量(岩溶碳汇形成机理);
● 岩溶碳汇通量的野外观测、实验模拟与模型估算;
● 岩溶碳汇的时空变异性、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水文、植被、土地利用、温度等);
● 岩溶碳汇对全球气候变化(如CO₂浓度升高、温度变化、降水格局改变)的响应与反馈;
● 岩溶区生态系统(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的固碳潜力与生态碳汇管理。
3. 岩溶水文过程与水资源:
● 岩溶水循环特征与演化规律;
● 岩溶水资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定量评价、开发利用技术与可持续管理策略;
● 岩溶水资源的脆弱性评价与保护;
● 岩溶地下水水质:污染来源识别(如农业面源、生活污水、矿业活动)、污染物(营养盐、重金属、新型污染物等)在岩溶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与模拟预测;
● 岩溶区水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4. 水-碳-生态耦合与相互作用:
● 生态水文过程(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与岩溶碳/水循环的耦合机制(如植被-土壤-水-岩石相互作用);
● 岩溶关键带的水-碳耦合过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开发)对岩溶区水-碳耦合过程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 石漠化防治、生态恢复与水碳过程的关系。
5. 新技术与方法: 应用于岩溶碳汇监测、水文过程观测、水质评价及模型模拟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同位素技术、高分辨率遥感、环境DNA、人工智能、过程模型等)。
关键词 (Keywords)
全球气候变化 (Global Climate Change); 岩溶碳汇 (Karst Carbon Sink); 水-碳耦合 (Water-Carbon Coupling/Interaction); 地下水水质 (Groundwater Quality); 生态水文 (Eco-hydrology); 岩溶水资源利用 (Utilization of Karst Water Resources); 岩溶动力系统 (Karst Dynamic System); 岩溶关键带 (Karst Critical Zone); 污染物迁移转化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可持续管理 (Sustainable Management)
投稿指南 (Submission Guidelines)
1. 期刊主页: 请访问《中国岩溶》官方网站获取详细的作者指南、论文模板及投稿系统入口。
2. 投稿方式: 所有稿件必须通过期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提交,期刊官网网址为http://zgyr.karst.ac.cn/。请在投稿时给编辑部留言备注专刊名称 “岩溶动力系统与水-碳过程:机理、效应与可持续管理”。
3. 稿件类型: 原创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综述(Review)等。
4. 格式要求: 稿件需严格按照《中国岩溶》的格式要求撰写(包括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参考文献等)。中文稿件需提供详实的英文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words)。
5. 同行评议: 所有投稿将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过程。
重要日期 (Important Dates)
● 投稿开放日期: [ 2025年8月1日 ]
● 投稿截止日期: [ 2026年1月31日 ]
● 预计出版日期: [ 2026年11月30日 ]
专刊执行主编寄语:
岩溶区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水文地质过程和强烈的碳汇效应在全球碳循环和水资源安全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深入理解岩溶动力系统中水-碳耦合过程的内在机制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地学领域的前沿和挑战。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分享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见解,共同推动岩溶科学的发展,为岩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齐聚《中国岩溶》,共探岩溶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