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众多,文章以象州县为例,采用信息量模型方法,基于ArcGIS对空间数据的叠加分析功能,选取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及地形坡度、岩溶发育程度、斜坡结构、植被覆盖度、人类工程活动8个评价指标,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选取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24h降水量对易发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评价,得出不同降雨工况重现期下,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评价结果表明,降雨工况重现期越大,地质灾害高危险性及极高危险性分布面积越大,降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较为显著。象州县地质灾害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寺村镇附近河流阶地地貌单元,砂砾石黏土双层结构土体岩组区,东部大乐镇至百丈镇一带及西部马坪镇峰林谷地地貌单元,厚层至块状强岩溶化坚硬灰岩、白云岩岩组区。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于北东部运江镇、寺村镇至大乐、百丈乡一带以及马坪镇西部丘陵、河流阶地地貌单元;其余地区以中-低危险区为主,地貌单元以丘陵、低山丘陵为主。研究结果可为象州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谢斯琴,栾 崧,周大海. 基于GIS和信息量模型方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 中国岩溶,2025,44(4):1-9. doi: 10.11932/karst2025y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