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18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岩溶动力系统水化学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刘再华, 袁道先, 何师意
1999, 18(2): 103-108.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1
摘要:
岩溶动力系统,由于其水化学形成过程的三相不平衡控制,特别是气相CO2 的积极参与和碳酸盐岩特殊的溶解/沉积机理,因而其水化学动态变化规律非常复杂。本文通过对日本Akiy oshi-dai高原和桂林岩溶试验场的分析,发现岩溶动力系统水化学动态变化规律主要受稀释效应、水动力效应(扩散边界层效应)和CO2 效应控制。
黔中岩溶地区岩土水系统中氟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朱立军, 李景阳, 牟成刚
1999, 18(2): 109-115.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2
摘要:
通过对研究区碳酸盐岩— 土— 水系统中氟的系统测定和吸附实验,结合矿物表面化学和土壤化学研究,揭示了岩溶地区岩— 土— 水系统中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和迁移富集机理。黔中岩溶地区深层地下水( 100m 以下)和土层具有高氟异常特征,而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含氟较低(大多在0. 5mg /l以下)。以含石膏碳酸盐岩为主的三叠纪海相地层是该区土水中氟的主要来源。土层中针铁矿表面对氟的专性吸附及其解吸作用是岩溶地区土水系统中氟迁移和富集的重要机理。
细粒松散沉积地层中垂直循环带岩溶划分
赵景波
1999, 18(2): 116-12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3
摘要:
根据细粒松散沉积中CaCO3 含量及p H值测定资料所指示的岩溶作用差异,将前人确定的垂直循环带划分为3个亚带。第一亚带为上部的非饱和循环强溶蚀带,第二亚带为中部的过饱和循环沉淀带,第三亚带为下部的不稳定循环弱溶蚀- 弱沉淀带。这3个亚带对CO2 在垂向上的循环有重要指示作用。第一亚带底界是来自大气降水及土壤中CO2 对岩溶作用强烈影响的下界,第二亚带指示到达该带的岩溶水的CO2 基本消耗完毕,第三亚带指示该带之下如要发生明显的岩溶作用则需要除垂向之外的其它CO2 来源
湖北清江罗家坳河间地块岩溶系统碳循环特征
万军伟, 晁念英, 沈继方, 蔡金燕
1999, 18(2): 123-128.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4
摘要:
根据罗家坳河间地块岩溶系统的动态观测资料计算,得到了研究区不同部位的地表及地下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量和CO2 的吸收量。计算结果表明: ( 1)分水岭以西岩溶作用的强度要大于分水岭以东;( 2)白云岩的溶蚀量要大于方解石的溶蚀量; ( 3)地下水的溶蚀强度大于地表水的溶蚀强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地下水的溶蚀量(或溶蚀模数)就大于地表水的溶蚀量(或溶蚀模数) ,后者还与流量有关。
吉林省吊水壶岩溶区碳循环研究
刘明柱, 张永祥, 陈鸿汉
1999, 18(2): 129-134.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5
摘要:
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吊水壶岩溶区淌泉子泉域的现场观测研究表明,岩溶作用带的碳循环强度与其相邻圈层的碳循环强度密切相关。表层带岩溶泉水的HCO-3 与上部圈层的CO2 浓度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根据观测资料计算,本区的CO2 吸收模数为0. 458g /s· km2 ,由此估算出北方40万km2 的碳酸盐岩CO2 吸收量为5. 77× 1012 g /a ,全球2200万km2 的碳酸盐岩CO2 吸收量为3. 18× 1014 g /a,占全球CO2平衡中丢失总量的3. 74%。
边石坝结构及其水动力条件研究
程 星, 熊康宁, 陈 进
1999, 18(2): 135-14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6
摘要:
以洞穴调查的实际资料为依据,对洞穴沉积物中的边石坝结构类型进行了研究。根据形成边石坝的不同水动力条件、不同的几何特征,将边石坝分为3种类型,即水道型、扇型及圆型。从水道型到扇型再到圆型,水动力条件由强到弱。根据边石坝的剖面形态及坝体的倾斜角、内部的层理构造,将边石坝从剖面上分为直坝、陡坝( 60°< α<90°)、斜坝(α< 60°)。从直坝到陡坝再到斜坝,水动力条件从弱到强。另外,文中还提出了边石坝的特殊类型— — 双坝、池中坝,并指出了它们的特殊水文地质含义。
贵州和尚洞不同光带内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研究
黎道洪, 罗 蓉
1999, 18(2): 143-149.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7
摘要:
对贵州和尚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观察和采集,共获标本350号,隶属3门5纲13目19科。研究了不同光带内洞穴动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洞内物种丰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均在有光带,其指数分别为3. 5511、2. 2964和0. 7799;优势度指数在黑暗带最高( 0. 3756); 相似性指数最高在弱光带与黑暗带之间( 0. 6338)。此外,还对洞穴动物的分布进行了分析。
清江流域溶洞发育特征
王增银, 万军伟, 姚长宏
1999, 18(2): 151-158.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8
摘要:
清江流域是我国岩溶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国内第一大洞— —腾龙洞即位于其中。文中着重分析了区内溶洞发育的区域特征及形成条件,从物质与能量输入— 输出系统的水动力条件出发,将溶洞划分为伏流型和汇流型两类,并分析了各类溶洞的发育特征
漓江洪涝灾害及枯季缺水问题的治理意见
刘金荣, 马登盛, 施 杰
1999, 18(2): 159-168.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09
摘要:
总结了历史上800多年漓江洪涝灾害情况和1936~ 1998年60多年有观测的记录资料,认为漓江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水源林的破坏和对青狮潭水库调洪管理不尽科学;而枯季缺水,既有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过量索取漓江水、上游水源林破坏、漓江补水工程的副作用、水资源浪费等人为的影响,而且以人为因素为主。要解决漓江洪涝灾害及枯季缺水,在技术措施方面,应改变现行的桂林城市供水方案,即供水由漓江改用青狮潭水库,并在漓江上游修建川江和斧子口水库,实施生物工程等; 在政府行为措施方面,宜尽快建立漓江流域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严加保护、合理开发。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基本消除漓江洪涝灾害而达百年一遇,漓江枯季水量也可望达40~ 50m3 /s,从而基本解决枯季缺水问题。
论喀斯特环境中土壤退化的研究
杨胜天, 朱启疆
1999, 18(2): 169-175.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10
摘要:
喀斯特环境是一种脆弱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在我国有较广的分布,在滇、黔、桂三省区分布特别集中,是制约我国西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以往虽然已开展了一些有关喀斯特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在土壤退化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本文论述了喀斯特环境中土壤退化的研究现状、土壤退化的严重性及其特点、土壤退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喀斯特环境土壤退化的时空动态模拟研究方法和关键性的问题。
岩溶负地形的分类与浸没时间的初步分析
李文兴, 郭纯青
1999, 18(2): 177-18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11
摘要:
本文对不同类型岩溶负地形的体积空间进行数学描述,按不同的指数对负地形进行分类,并给出有关泄水时间的数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广西红水河沿岸的岩溶峰丛洼地、峰林谷地为例,计算不同类型的负地形从最高水位到泄干水所用的时间,分析不同类型的岩溶负地形与岩溶浸没时间的关系。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喀斯特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研究中的应用—— 以贵州省紫云县为例
王丽明, 杨胜天
1999, 18(2): 183-189.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12
摘要:
以贵州省紫云县为例,首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喀斯特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包括粮食生产、烤烟生产、经济作物生产、牧业、林业和人口6个子系统。分析了所建模型的结构,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并针对模拟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本研究模型可以为当地制定人口政策和移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贵州生存环境恶劣的喀斯特地区移民意愿与扶贫思考—— 以紫云麻山地区为例
容 丽
1999, 18(2): 190-196. doi: 10.3969/j.issn.1001-4810.1999.02.013
摘要:
通过对紫云县麻山地区移民意愿的典型调查研究提出: 生存条件恶劣的喀斯特少数民族移民区要从根本上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综合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立足开发式扶贫,健全“造血”功能; 实施适合民族心态、符合生态要求、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的扶贫项目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脱贫“曙光” ;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生态经济系统,促进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