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赵星

赵星.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J]. 中国岩溶, 2010, 29(4): 457-46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0.04.018
引用本文: 赵星.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J]. 中国岩溶, 2010, 29(4): 457-46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0.04.018
ZHAO Xing. Research on settlement culture typ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in Guizhou Karst Area[J]. CARSOLOGICA SINICA, 2010, 29(4): 457-46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0.04.018
Citation: ZHAO Xing. Research on settlement culture typ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in Guizhou Karst Area[J]. CARSOLOGICA SINICA, 2010, 29(4): 457-46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0.04.018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0.04.018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师范大学联合科技基金资金资助项目(黔科合J字LKS[2009]43号)

Research on settlement culture typ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in Guizhou Karst Area

  • 摘要: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因子和文化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相似性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分为谷地聚落、半坡村聚落、溪边村聚落、丘原区聚落、洞穴聚落和屯堡聚落六种主要类型。谷地聚落因峰丛洼地环境容量小,形成散珠状小聚居的形态和独特的垦殖文化景观;半坡村聚落因喀斯特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依山而建、聚族而居、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建筑等特征;溪边村聚落因峰林坝地环境容量较大,沿河形成串珠状聚族而居的形态;丘原区聚落因丘原盆地环境容量大、地域环境开放,形成多民族杂居、村寨密集分布、文化交融强等特征;洞穴聚落因岩洞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依洞而建的小聚居形态;屯堡聚落因喀斯特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形成典型的集聚型村落,将石文化、江南文化、军事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探讨各类型聚落文化在聚落规模、聚落布局、聚落环境、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征,可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 [1] 陈勇.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58-61.
    [2] 赵静,薛德升,闫小培.国外非正规聚落研究进展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8(7):86-91.
    [3] 熊康宁,杜芳娟,廖静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30-110.
    [4] 陈惠琳,郑冬子,殷红梅,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00-112.
    [5] 索晓霞,敖以升,钟莉,等.贵州永远的财富是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92-146.
    [6] 张晓松.符号与仪式[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495-501.
    [7] 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篮——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25-5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37
  • HTML浏览量:  376
  • PDF下载量:  143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1-26
  • 发布日期:  2010-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