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DAI Linyu, XIAO Shizhen, ZENG Cheng, YAN Wei, XIAO Hua, TAI Zhiqi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il CO2 release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the typical dolomite area of humid subtropical regions[J]. CARSOLOGICA SINICA, 2021, 40(4): 617-624. |
[1] |
袁道先. 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资源环境效应[J]. 第四纪研究, 2001, 21(3): 223-232.
|
[2] |
袁道先, 章程. 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国际IGCP 379项目最终报告[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
[3] |
李大通, 罗雁. 中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测量[J]. 中国岩溶, 1983, 10(2): 147-150.
|
[4] |
刘再华. 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沉降的贡献[J]. 中国岩溶, 2000,19(4): 293-300.
|
[5] |
邱冬生, 庄大方, 胡云锋, 等. 中国岩石风化作用所致的碳汇能力估算[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4, 29(2): 177-182.
|
[6] |
徐胜友, 蒋忠诚. 我国岩溶作用与大气温室气体CO2源汇关系的初步估算[J]. 科学通报, 1997, 42(9): 953-956.
|
[7] |
蒋忠诚, 覃小群, 曹建华, 等. 中国岩溶作用产生的大气CO2碳汇的分区计算[J]. 中国岩溶, 2011, 30(4): 363-367.
|
[8] |
潘根兴, 曹建华, 何师意, 等. 岩溶土壤系统对空气CO2的吸收及其对陆地系统碳汇的意义: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的野外观测和模拟实验为例[J]. 地学前缘, 2000, 7(4): 580-587.
|
[9] |
王世杰, 刘再华, 倪健, 等.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碳循环研究进展[J]. 地球与环境, 2017, 45(1): 2-9.
|
[10] |
刘再华, 袁道先, 何师意. 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地质学报, 1991, 71(3): 281-288.
|
[11] |
蓝家程, 肖时珍. 岩溶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与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9): 2633-2640.
|
[12] |
夏青, 姜光辉, 李科, 等. 桂林峰丛洼地岩溶动力系统CO2特征及变化规律[J].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26(5): 79-82.
|
[13] |
蓝芙宁, 王文娟, 蒋忠诚,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为例[J]. 中国岩溶, 2017, 36(4): 427-432.
|
[14] |
殷超. 喀斯特地区土壤CO2迁移变化过程及其环境响应分析[D].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18.
|
[15] |
赵瑞一, 李建鸿, 董莉莉, 等.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岩溶泉域土壤CO2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 29(1): 81-87.
|
[16] |
肖时珍. 亚热带典型白云岩流域化学剥蚀速率及碳汇潜力:以贵州施秉杉木河流域为例[D]. 重庆:西南大学, 2017.
|
[17] |
李世奇, 熊康宁, 苏孝良, 等.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施秉喀斯特地貌及其演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0(3): 12-17.
|
[18] |
张乾柱, 刘子琦, 罗井升, 等.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喀斯特峡谷形态与分布影响分析:以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6): 114-120.
|
[19] |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贵州1/25万铜仁市幅(g49c001001)区域地质调查(修侧)报告[R]. 2006.
|
[20] |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3:147-248.
|
[21] |
何师意, 徐胜友, 张美良. 岩溶土壤中CO2浓度、水化学观测及其与岩溶作用关系[J]. 中国岩溶, 1997, 16(4):319-323.
|
[22]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23] |
赵瑞一, 吕现福, 蒋建建, 等. 土壤CO2及岩溶碳循环影响因素综述[J]. 生态学报, 2015, 35(13): 4257-4264.
|
[24] |
章程. 不同土地利用土下溶蚀速率季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金佛山为例[J]. 地质论评, 2010, 56(1): 136-140.
|
[25] |
Liu Y, Han S J, Li X F. The contribution of root respiration of Pinuskorai ensisse edlinngs total soil respiration under r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s [J].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 2004,15(3):287-191.
|
[26] |
Jassal R, Black A, Novak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O2 concentrations and forest-floor CO2 effluxes[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5, 130(3): 176-192.
|
[27] |
蓝芙宁, 王文娟, 覃小群, 等.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2浓度的影响[J]. 中国岩溶, 2011, 30(4): 449-455.
|
[28] |
赵宁伟, 郜春花, 李建华. 土壤呼吸研究进展及其测定方法概述[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39(1): 91-94.
|
[29] |
Rodeghiero M, Cescatti A. Main determinants of forest soil respiration along an elevat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the Italian Alps[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0, 11(7): 1024-1041.
|
[30] |
蓝家程, 傅瓦利, 彭景涛,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岩溶溶蚀速率及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3, 33(10): 3205-3212.
|
[31] |
曾思博, 蒋勇军. 土地利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研究综述[J]. 中国岩溶, 2016, 35(2): 153-163.
|
[32] |
蓝家程, 傅瓦利, 甄晓君, 等. 岩溶山区土壤性质对其土下溶蚀速率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2): 58-62.
|
[33] |
于伟家, 李雪松, 陈竹君, 等. 氮肥对不同无机碳含量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8): 2493-2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