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HUANG Xiaoyun, WANG Jing’ai, YIN Weixia, LI Fuhua, ZHANG Chunqin.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 use in Dafa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J]. CARSOLOGICA SINICA, 2017, 36(4): 470-477. doi: 10.11932/karst20170407 |
[1] |
摆万奇,柏书琴.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4):13-16.
|
[2] |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5):554-558.
|
[3] |
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等.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12):1411-1420.
|
[4] |
路云阁,蔡运龙,许月卿.走向土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1):55-61.
|
[5] |
史培军,杜鹃,叶涛,等.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研究,提高迎对灾害风险能力:从第6届国际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论坛看我国的综合减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5):1-5.
|
[6] |
史培军,李晓兵,杨劼,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与优化模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7] |
史培军,江源,王静爱,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8] |
张明.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20(4):298-303.
|
[9] |
Clements F E. Research methods in ecology[J]. American Naturalist, 1905,5(1):99-101.
|
[10] |
朱震达.中国的脆弱生态带与土地荒漠化[J].中国沙漠,1991,11(4):11-22.
|
[11] |
杨廷锋.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生态承载力的演变及动力机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岩溶,2016,35(3):332-339.
|
[12] |
陈圣子, 周忠发, 闫利会.基于网格GIS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变化诊断: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J].中国岩溶,2015,34(3): 266-273.
|
[13] |
阎守邕,全刚,张前,等.在 GIS支持下的遥感影像分类、判读与制图系统[J].遥感信息,1995,5(1):7-14.
|
[14] |
李雪冬, 杨广斌, 李蔓, 等.面向对象的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信息提取:以贵州毕节地区为例[J].中国岩溶,2013,32(2):231-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