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LUO Xiao-jie. Karst abnormal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Tianxingzhou carbonate rook belt in the Wuhan area[J]. CARSOLOGICA SINICA, 2015, 34(1): 35-42. doi: 10.11932/karst20150105 |
[1] |
杨真三. 武汉地区岩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J]. 土工基础,1990,4(2):15-17.
|
[2] |
吴永华,谢春波,朱洵. 陆家街地区岩溶塌陷形成机制及预测评价[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5(增刊):118-123.
|
[3] |
于政伟,冉俊,张友安.浅析武汉地区岩溶地陷及岩土工程勘查中的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114.
|
[4] |
郑先昌,卫中营. 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诱发因素分析[J]. 城市勘测,2004(1):15-19.
|
[5] |
范士凯. 武汉(湖北)地区岩溶地面塌陷[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20(增刊):608-616.
|
[6] |
侯国伦. 武汉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实例[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24(4):390-393.
|
[7] |
罗小杰,罗世杰. 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干堤内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与处置措施探讨[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23(专刊):75-79.
|
[8] |
贾淑霞,马霄汉. 武汉市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机理与预测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5(增刊):103-108.
|
[9] |
官善友,蒙核量,周淼. 武汉市岩溶分布与发育规律[J]. 城市勘测,2008(4):145-149.
|
[10] |
郭礼士,张琳. 武汉市岩溶发育特点及勘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电子商务,2011(8):105.
|
[11] |
李智毅,叶俊林. 武汉市陆家街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14(2):207-211.
|
[12] |
罗小杰,试论武汉地区构造演化与岩溶发育史 [J]. 中国岩溶,2013,32(2):195-202.
|
[13] |
罗小杰.武汉地区浅层岩溶发育特征与岩溶塌陷灾害防治[J].中国岩溶,2013,32(4):419-423.
|
[14] |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 湖北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
[15] |
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武汉市地质图说明书(1∶50000)[R]. 1985.
|
[16] |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 武汉市基岩地质图说明书(1∶50000)[R]. 1985.
|
[17] |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 武汉市地质图说明书(1∶50000)[R]. 1990.
|
[18] |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 武汉市基岩地质图说明书(1∶50000)[R]. 1990.
|
[19] |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 1∶20万黄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1975.
|
[20] |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 1∶20万武汉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1975.
|
[21] |
杨坤光,程万强,朱清波,等. 论大别山南缘襄樊—广济断裂的两次向南逆冲推覆[J]. 地质论评,2011,57(4):480-494.
|
[22] |
王浩乾,朱光,鞠林雪,等.大别造山带南界襄樊—广济断裂带的演化规律与构造意义[J]. 地质科学,2012,47(2):290-305.
|
[23] |
董云鹏,张国伟,姚安平,等. 襄樊—广济断裂西段三里岗—三阳构造混杂岩带构造变形与演化[J]. 地质科学,2003,38(4):425-436.
|
[24] |
陈璘. 襄樊—广济断裂湖北段构造特征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9,31(2):186-191.
|
[25] |
邓乾忠,彭练红,陈林. 襄樊—广济断裂构造地质特征及发展演化[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4,18(增刊):17-21.
|
[26] |
甘家思,申重阳,姚运生. 襄樊—广济断裂带武汉段和黄州段第四纪活动的初步研究[C].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0:60.
|
[27] |
王鹏程,李三忠,刘鑫,等.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及成因机制[J]. 岩石学报,2012,28(10):3418-3430.
|
[28] |
王志元,简玉兵,周少东. 湖北省大型变形构造划分及主要特征[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28(1):94-107.
|
[29] |
雷东宁,蔡永建,余松,等. 湖北襄樊—广济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步探讨[J]. 地质科技情报,2011,30(6):38-43.
|
[30] |
崔建军,董树文,马立成,等. 135~130Ma:大别山第二次“去根”时间?[J]. 地球学报,2014,35(5):553-560.
|
[31] |
马昌前,杨坤光,明厚利,等. 大别山中生代地壳从挤压转向伸展的时间:花岗岩的证据[J]. 中国科学(D辑),2003,33(9): 817-827.
|
[32] |
许长海,周祖翼,马昌全,等. 大别造山带140-85Ma热隆伸展作用—年代学约束[J]. 中国科学(D辑),2001,31(11):925-937.
|
[33] |
周祖翼,Peer W. Reiners,许长海,等. 大别山造山带白垩纪热窿伸展作用:锆石(U-Th)/He年代学证据[J].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7):763-766.
|
[34] |
王清林,林伟.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J]. 地学前缘,2002,9(4):257-265.
|
[35] |
李荣,焦养泉,吴立群,等. 构造热液白云石化:一种国际碳酸盐岩领域的新模式[J]. 地质科技情报,2008,27(3):35-40.
|
[36] |
陈代钊. 构造—热液白云岩化作用与白云岩储层[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5):614-622.
|
[37] |
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长江三峡勘察设计院.长江流域工程地质(第一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105-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