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CHANG Wei, TAN Jiahua, HUANG Kun, CHENG Xi, HUANG Zhen, WAN Junwei. Application of groundwater multi-element tracing tests to water hazard prediction of karst tunnels: An example of the Lanhua tunnel on the Zhangjiajie-Jishou-Huaihua high-speed railway[J]. CARSOLOGICA SINICA, 2020, 39(3): 400-408. doi: 10.11932/karst2020y27 |
[1] |
曹建文,夏日元.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不同类型地下河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中国岩溶, 2017,36(5):609-617.
|
[2] |
陈宏峰, 夏日元, 梁彬. 鄂西齐岳山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对隧道涌水的影响[J]. 中国岩溶, 2003, 22(4): 282-286.
|
[3] |
刘招伟, 何满潮, 王树仁. 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J].岩土力学, 2006, 27(2):58-62.
|
[4] |
金新锋,夏日元, 梁彬.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突水来源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7,34(2):71-74.
|
[5] |
邬立, 万军伟, 陈刚,等.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8.5”突水事故成因分析[J]. 中国岩溶, 2009, 28(2):212-218.
|
[6] |
徐红星, 邓谊明.野三关隧道DK 124+602突水相关水文地质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 2010, 27(4):29-34.
|
[7] |
张小华, 刘清文. 武隆隧道暗河突水特点与整治技术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05, 42(3):59-64.
|
[8] |
关义涛, 徐宗苏, 张海军,等. 毛坝1号隧道涌水成因机制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0, 7(4):514-518.
|
[9] |
范威, 王川, 金晓文,等. 吉莲高速公路钟家山隧道涌突水条件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 42(2):38-43.
|
[10] |
罗明明, 黄荷, 尹德超,等. 基于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的峡口隧道涌水来源识别[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 42(1): 7-13.
|
[11] |
邓谊明, 汪继锋. 八字岭隧道牛鼻子暗河示踪试验成果分析[J]. 铁道勘察, 2007, 33(3):11-14.
|
[12] |
田清朝, 万军伟, 黄琨, 等. 高家坪隧道岩溶水系统识别及涌水量预测[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6, 23(5):13-19.
|
[13] |
於开炳, 徐蔓, 严竞雄, 等. 地下水示踪试验在岩溶隧道勘察中的应用: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为例[J]. 工程勘察, 2017, 45(10): 46-51.
|
[14] |
陈峰, 杨平恒, 詹兆君, 等. 高分辨率示踪技术和定量计算在岩溶含水介质研究中的应用[J]. 珠江水运, 2018 (10): 38-39.
|
[15] |
徐尚全, 王鹏, 焦杰松, 等. 高精度在线示踪技术在岩溶地下水文调查中的应用[J]. 工程勘察, 2013 (2): 40-44.
|
[16] |
袁伟,王川.贵州盘县乐民河流域三股水岩溶泉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地质学刊,2017, 41(4): 655-662.
|
[17] |
王开然,姜光辉,郭芳,等.桂林东区峰林平原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与分析[J].现代地质, 2013, 27(2): 454-459.
|
[18] |
曾莘茹,姜光辉,郭芳,等.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地下水示踪及污染来源分析[J]. 中国岩溶, 2016, 35(3): 245-253.
|
[19] |
程烯,万军伟,黄琨,等.荧光示踪剂的干扰实验研究[J].中国岩溶,2019,38(5): 795-803.
|
[20] |
智刚. 黔张常铁路某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分析及涌水量预测[J]. 路基工程, 2016 (5): 202-206.
|
[21] |
贺玉龙, 张光明, 杨立中.铁路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常用方法的比较[J]. 铁道建筑, 2012 (4): 68-71.
|
1. | 于唯,蔡可庆,吴学银. 综合示踪法在地连墙渗漏探测中的应用. 建筑机械化. 2024(03): 79-82 . ![]() | |
2. | 姚莎莎,张毅,王新文,李先恒,许江坤,郭发贵,蒙彦. 运用示踪试验分析隧道和岩溶泉的水力联系及介质特征——以关山隧道为例. 中国岩溶. 2024(01): 25-32 . ![]() | |
3. | 於开炳,安祥龙,汤罗圣,蒋欣静,李仲夏,杨赟. 外源补给型岩溶管道系统特征及隧道涌水条件研究——以利咸高速楼门隧道为例.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3(03): 100-108+117 . ![]() | |
4. | 段天宇,成建梅,段勇,李仲夏,陈亮,黄盛财,谷芝. 隧洞突涌水指示西南岩溶大泉成因关系及水环境效应分析. 地质科技通报. 2023(04): 183-193 . ![]() | |
5. | 陈超. 七步法超前地质预报在高铁岩溶隧道中的应用. 铁道勘察. 2023(04): 122-129 . ![]() | |
6. | 方宁. 张吉怀铁路大尧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27): 134-137 . ![]() | |
7. | 黄盛财,成建梅,巴净慧,李仲夏,徐文杰,王研. 基于滇中典型紧窄单斜岩溶水系统特征的隧洞涌水条件分析. 中国岩溶. 2023(03): 528-537 . ![]() | |
8. | 郭书兰,阎长虹,俞良晨,闫超,李慧,徐源. 无锡浅埋岩溶发育特征及其与隧道安全距离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05): 890-899 . ![]() | |
9. | 谭家华. MODFLOW-CFP软件在岩溶水系统数值模拟应用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中国岩溶. 2023(04): 636-647 . ![]() | |
10. | 罗一鸣,成建梅,徐文杰,巴净慧,黄盛财,段天宇. 西南岩溶区深埋隧洞涌水条件分析及涌水量预测——以滇中引水工程大坡子隧洞为例. 中国岩溶. 2023(06): 1224-1236 . ![]() | |
11. | 颜慧明,常威,郭绪磊,邓争荣,黄琨. 岩溶水流系统识别方法及其在引调水工程隧洞选线中的应用. 地质科技通报. 2022(01): 127-136 . ![]() | |
12. | 张鹏,潘晓东,任坤,骆伟,马德青,彭聪,杨杨. 岩溶台地深埋特长隧道岩溶水流特征及涌水评估. 公路. 2022(02): 337-345 . ![]() | |
13. | 颜慧明,常威,季怀松,邓争荣,郭绪磊,陈林,黄琨. 黄陵背斜东北翼岩溶水系统特征及其对引调水隧洞工程的影响. 地质科技通报. 2022(05): 315-323 . ![]() | |
14. | 易沅壁,王万发,王宝利,汪福顺,李思亮.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库溶解态与颗粒态碳研究进展. 地质科技通报. 2022(05): 341-346 . ![]() | |
15. | 马超,曾斌,罗明明,权锋,於李军,李期佳,代昂. 武汉两湖隧道岩溶水系统结构及水循环规律. 地质科技通报. 2022(05): 395-404 . ![]() | |
16. | 宁航,王宗星,柳富田,蒋万军,常威,张竞,万军伟. 基于系统空间特征识别的岩溶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 地质科技通报. 2022(05): 367-376 . ![]() | |
17. | 罗明明,周宏,郭绪磊,陈乾龙,齐凌轩,况野. 峡口隧道间歇性岩溶涌突水过程及来源解析.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6): 246-254 . ![]() | |
18. | 薛媛,徐光黎,魏文豪. 基于示踪技术的隧道岩溶灾害危险性分析. 勘察科学技术. 2021(06): 45-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