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WANG Yan-ling, CHEN Wei-qing, JIANG Xiao-zhen, GUAN Zhen-de.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karst collapses in the Tailai basin, Shandong Province[J]. CARSOLOGICA SINICA, 2015, 34(5): 495-506. doi: 10.11932/karst201505y01 |
[1] |
王淑彦. 泰安路基塌陷机理的探讨[J]. 铁道工程学报, 1985(1): 93-95.
|
[2] |
高宗军. 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成因模式研究:以山东泰安-莱芜为例[J]. 中国工程科学,2008, 10(4): 38-43.
|
[3] |
王滨,李治广,董昕,等. 岩溶塌陷的致塌力学模型研究:以泰安市东羊娄岩溶塌陷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4): 119-125.
|
[4] |
朱大力. 泰安地面塌陷若干数理统计[J]. 铁道工程学报, 1996(4): 66-70.
|
[5] |
雷明堂,蒋小珍,李瑜. 唐山市岩溶塌陷模型试验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8(增刊): 187-194.
|
[6] |
管振德,蒋小珍,高明. 岩溶塌陷光纤传感试验装置的标定试验[J]. 中国岩溶,2012, 31(2): 173-178.
|
[7] |
黄健民,吕镁娜,郭宇,等. 广州金沙洲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分析[J]. 中国岩溶,2013,32(2): 167-174.
|
[8] |
朱大力.泰安地区地面塌陷简析[J]. 铁道工程学报,1985(1): 90-92.
|
[9] |
高宗军,张富中,鲁峰. 山东泰安岩溶地面塌陷前兆及其预测预报[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 15(3): 149-150.
|
[10] |
高宗军. 泰安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12(4): 73-76.
|
[11] |
王淑彦. 津浦铁路泰安路基塌陷研究与防治[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2,3(4): 77-86.
|
[12] |
曾经道,张举贤. 津浦铁路泰安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整治[J]. 铁路工程学报, 1996(2): 169-175.
|
[13] |
张丽霞,熊大军,王集宁,等. 莱芜市岩溶塌陷原因分析与评价[J]. 山东地质,2002,18(2):32-35.
|
[14] |
贺可强,王滨,杜汝霖.中国北方岩溶塌陷[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50-53.
|
[15] |
山东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泰安市泰山区上高办事处訾家灌庄村岩溶塌陷区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2002.
|
[16] |
泰安地质环境监测站.山东省泰安市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1981-2013.
|
[17] |
莱芜地质环境监测站.山东省莱芜市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1994-2013.
|
[18] |
山东省地质环境研究院.山东省莱芜市孟公清-西泉河地区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报告,1997.
|
[19] |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莱芜市牛泉-泉河地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报告,2010.
|
[20] |
焦玉国,陈伟清,程凤. 山东泰安市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估与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4,25(1): 38-42.
|
[21] |
成世才,郭加朋,马海全,等. 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动力诱导因素分析[J].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2): 44-47.
|
[22] |
刘妍芬,王振涛,高峰,等. 莱芜市泉河地区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J]. 山东国土资源, 2012,28(9): 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