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喀斯特洞穴空间分布与河网密度关系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黄亮 赵卫权 吕思思 杨家芳 苏维词

黄亮, 赵卫权, 吕思思, 杨家芳, 苏维词. 喀斯特洞穴空间分布与河网密度关系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中国岩溶, 2020, 39(1): 127-136. doi: 10.11932/karst2020y02
引用本文: 黄亮, 赵卫权, 吕思思, 杨家芳, 苏维词. 喀斯特洞穴空间分布与河网密度关系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中国岩溶, 2020, 39(1): 127-136. doi: 10.11932/karst2020y02
HUANG Liang, ZHAO Weiquan, LYU Sisi, YANG Jiafang, SU Weici.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karst caves and drainage density: An example of Guizhou Province[J]. CARSOLOGICA SINICA, 2020, 39(1): 127-136. doi: 10.11932/karst2020y02
Citation: HUANG Liang, ZHAO Weiquan, LYU Sisi, YANG Jiafang, SU Weici.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karst caves and drainage density: An example of Guizhou Province[J]. CARSOLOGICA SINICA, 2020, 39(1): 127-136. doi: 10.11932/karst2020y02

喀斯特洞穴空间分布与河网密度关系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doi: 10.11932/karst2020y02
基金项目: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产业技术与示范项目(2016YFC0502606);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黔科合G[2014]4004);喀斯特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人才团队(黔科院人才[2019]08号)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karst caves and drainage density: An example of Guizhou Province

  • 摘要: 通过叠加分析探究贵州省喀斯特洞穴位置与河网密度的空间关系,从岩性、构造、气候、地形方面解释两者关系的成因。针对洞穴点位河网密度的统计显示:洞穴点集中分布在河网密度中及偏小的区域,正态QQ图显示洞穴点河网密度大体呈正态分布。分析岩性、构造、气候和坡度等影响因素的结果显示:洞穴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岩区域,并在纯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非碳酸盐岩分区上表现出负相关性;断层、褶皱中心缓冲区域洞穴最多,并随距离增大洞穴数量减少;温润气候条件为洞穴及河网发育提供了充足水源,溶蚀强度加大,表现在洞穴密度随降雨量和气温的增长而增加;地形条件限制了水力路径和洞穴发育。多因素促使贵州省发育了成熟的地表、地下两套水循环系统,地表水促进溶洞发育,洞穴反过来限制地表径流发育,两者相互影响,使得洞穴与河网密度呈现集中分布的趋势。

     

  • [1] 韩杰, 李铁成. 吉林省喀斯特洞穴的基础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3):113-117.
    [2] Prof. Dr. Alfred B?gli. Karst Hydrology and Physical Speleology[M]. Springer-Verlag, 1980.
    [3] 陈长明. 试论我国地洼区喀斯特洞穴的发育与演化[J]. 地质论评, 1992, 38(3):215-223.
    [4] 张绍云, 周忠发, 熊康宁, 等. 贵州洞穴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11):1998-2009.
    [5] Molnar P , England P . Late Cenozoic uplift of mountain range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chicken or egg?[J]. Nature, 1990, 346(6279):29-34.
    [6] Peizhen Z , Molnar P , Downs W R . Increased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grain sizes 2-4 Myr ago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erosion rates[J]. Nature, 2001, 410(6831):891-897.
    [7] Burbank D W , Anderson R S.1. Introduction to Tectonic Geomorphology[M]// Tectonic Geomorphology,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1.
    [8] 张会平, 杨农, 张岳桥, 等. 岷江水系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1):126-135.
    [9] 王秀春, 吴姗, 毕晓丽, 等. 泾河流域水系分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0(3):364-368.
    [10] 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34(11):1-6.
    [11] 蓝安军, 熊康宁, 安裕伦. 喀斯特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21(6):19-23.
    [12] 张结, 周忠发, 李坡, 等. 喀斯特洞穴窝穴的形态对比与成因分析:以贵州省双河洞为例[J]. 中国岩溶, 2016, 35(4):432-438.
    [13] 张晓曼, 王健, 郑倩华, 等. 河北临城崆山白云洞溶洞地貌和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古地理学报, 2013, 15(1):49-58.
    [14] 崔英方, 董进国, 赵侃.基于石笋记录的小冰期与“8.2 ka BP”事件的对比研究[J]. 中国岩溶, 2019,38(1):40-49.
    [15] 王宝艳, 杨勋林, 孙喜利, 等. 重庆金佛洞石笋δ~(13)C记录的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振荡[J]. 地球与环境, 2019, 47(1):4-12.
    [16] 袁道先.岩溶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生态问题[J].南方国土资源, 2003(1):22-25.
    [17] 陈伟燕, 王世杰, 白晓永, 等. 贵州喀斯特地区河网分布规律及其主控要素分析[J]. 地球与环境, 2013, 41(3):193-202.
    [18] 杨明德. 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系统[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19] 陈伟海. 洞穴研究进展综述[J]. 地质论评, 2006, 52(6):65-74.
    [20] 李瑞玲, 王世杰. 贵州岩溶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相关分析[J]. 地理学报, 2003, 58(2):314-320.
    [21]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 社, 1987.
    [22] 刘福昌. 贵州境内的水系类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2):10-15.
    [23] 袁道先. 现代岩溶学和全球变化研究[J]. 地学前缘, 1997 (Z1):17-25.
    [24] 宋林华. 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19(3):193-202.
    [25] 罗利川, 梁杏, 周宏, 等. 香溪河流域岩溶洞穴发育与分布特征[J]. 中国岩溶, 2018, 37(3):450-461.
    [26] 罗书文, 杨桃, 陈伟海, 等. 单斜构造区岩溶倾斜洞穴发育趋势与岩层产状相关性识别[J]. 中国岩溶, 2018, 37(3): 433-439.
    [27] 江思义, 吴福, 刘庆超, 等. 广西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3): 120-128.
    [28] 钱宁. 河床演变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9] 朱德浩. 岩溶洞穴成因研究和实验研究综述[J]. 中国岩溶, 1993,12(3):104-110.
    [30] 韩至钧, 金占省. 贵州省水文地质志[M].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6.
    [31] 袁道先. 碳循环与全球岩溶[J]. 第四纪研究, 1993, 13(1):1-6.
    [32] 袁道先. 中国西南部的岩溶及其与华北岩溶的对比[J]. 第四纪研究, 1992(4):352-36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46
  • HTML浏览量:  631
  • PDF下载量:  50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20-0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