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研究

任娇娇 周运超 刘兵 张春来

任娇娇, 周运超, 刘兵, 张春来. 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岩溶, 2019, 38(5): 722-728. doi: 10.11932/karst2019y17
引用本文: 任娇娇, 周运超, 刘兵, 张春来. 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岩溶, 2019, 38(5): 722-728. doi: 10.11932/karst2019y17
REN Jiaojiao, ZHOU Yunchao, LIU Bing, ZHANG Chunlai. Study on aggregat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oil in limestone[J]. CARSOLOGICA SINICA, 2019, 38(5): 722-728. doi: 10.11932/karst2019y17
Citation: REN Jiaojiao, ZHOU Yunchao, LIU Bing, ZHANG Chunlai. Study on aggregat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oil in limestone[J]. CARSOLOGICA SINICA, 2019, 38(5): 722-728. doi: 10.11932/karst2019y17

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研究

doi: 10.11932/karst2019y17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委托项目(YR-JJHT-2017-206);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GNYL[2017]007); 百层次人才计划[黔科合人才(2015)4022号]

Study on aggregat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oil in limestone

  • 摘要: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为了解岩溶地区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选择贵阳市花溪区花溪水库石灰岩所发育的土壤为材料,采用干、湿筛法,分析团聚体颗粒的分级情况,并比较拆分有机质与钙镁铁铝离子间连接后四种离子含量的变化以及团聚体各粒级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团聚体是由细小颗粒在胶结物质有机质与钙镁铁铝离子结合下形成微团聚体,进一步形成更大粒级的团聚体,最后在分子力的作用下粘结土粒或者其他团聚体形成完整的团聚体结构;有机质与钙离子的结合是团聚体形成的主要胶结物质,其次为有机质与镁铁离子的结合,有机制与铝离子的结合作用不大,这与石灰岩矿物主要是碳酸钙有关;研究区发育土壤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相对较高,土壤抗蚀性好,抵抗侵蚀能力强。

     

  • [1] 卢金伟. 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2] 李晓鹏. 土壤侵蚀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J]. 北京农业,2014(21): 248.
    [3] 华忠光. 红壤团聚体力稳性特征及其对土壤溅蚀的影响[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2.
    [4] 黄昌勇.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 罗美,周运超. 白云岩发育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制[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42(3): 79-82.
    [6] 杨剑波.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对石灰土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 2009.
    [7] 郑永春,王世杰. 贵州山区石灰土侵蚀及石漠化的地质原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5): 461-465.
    [8] 尚应妮,胡斐南,赵世伟,等. 不同胶结物质对黄绵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31:(2): 204-208.
    [9] 陈山. 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质和铁铝氧化物的关系[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2.
    [10] 张治伟,傅瓦利,张洪,等. 石灰岩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9,23(1): 164-168.
    [11] 文倩,关欣.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 干旱区研究, 2004, 21(4): 434-438.
    [12] 李娟,廖洪凯,龙健,等.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特征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3, 33(7): 2147-2156.
    [13] 俞月凤,卢凌霄,杜虎,等. 不同类型森林石灰土的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J]. 西北植物学报, 2013,33(5): 1011-1019.
    [14]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 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大团聚体分级特征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3): 213-219.
    [15] 肖复明,范少辉,汪思龙,等. 毛竹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对碳贮量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8, 22(2): 131-134, 181.
    [16] 黎宏祥. 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特征[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17] 韩新生,马璠,郭永忠,等. 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32(2): 114-120.
    [18]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14,35(12): 4695-4704.
    [19] 谭秋锦,宋同清,彭晚霞,等. 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25(3): 671-678.
    [20] 李阳兵,魏朝富,谢德体,等. 岩溶山区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10): 232-234.
    [21] 赵洋毅,周运超,段旭. 黔中石灰岩喀斯特表层土壤结构性与土壤抗蚀抗冲性[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2): 18-21.
    [22] 骆东奇,侯春霞,魏朝富,等. 紫色土团聚体抗蚀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2): 20-23,27.
    [23]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24] 刘红艳,衣伟,刘淑芹,等. 土壤中多元素相态振荡和超声提取法对比[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32(2): 21-23.
    [25] 梁成华. 地质与地貌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6] Elliott E T, Coleman D C. Let the Soil Work for Us[J]. Ecological Bulletins. 1988(39): 23-32.
    [27] Six J, Elliott E T, Paustian K. Soil structure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II. A normalized stability index and the effect of mineralogy.[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0, 64(3): 1042-1049.
    [28] Tisdall J M. Possible role of soil microorganisms in aggregation in soils[J]. Plant & Soil. 1994,159(1): 115-121.
    [29] 王世杰,李阳兵,李瑞玲.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J]. 第四纪研究, 2003(6): 657-666.
    [30] 张信宝,王世杰,曹建华,等. 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点及有关石漠化的几个科学问题[J]. 中国岩溶, 2010,29(3): 274-279.
    [31] 周运超,罗美. 喀斯特小流域土壤厚度的影响因素[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36(3): 1-5.
    [32] 罗美,周运超,王可可. 喀斯特树轮记录的土壤侵蚀历史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5,6(4): 257-262.
    [33] 李德文,崔之久,刘耕年,等. 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J]. 中国岩溶, 2001,20(3): 17-2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40
  • HTML浏览量:  609
  • PDF下载量:  33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9-10-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