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黔桂喀斯特山地NDVI的垂直分布特征

于竹筱 张红旗 许尔琪

于竹筱, 张红旗, 许尔琪. 黔桂喀斯特山地NDVI的垂直分布特征[J]. 中国岩溶, 2018, 37(3): 361-370. doi: 10.11932/karst20180306
引用本文: 于竹筱, 张红旗, 许尔琪. 黔桂喀斯特山地NDVI的垂直分布特征[J]. 中国岩溶, 2018, 37(3): 361-370. doi: 10.11932/karst20180306
YU Zhuxiao, ZHANG Hongqi, XU Erqi.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NDVI in typical karst regions of Guizhou and Guangxi[J]. CARSOLOGICA SINICA, 2018, 37(3): 361-370. doi: 10.11932/karst20180306
Citation: YU Zhuxiao, ZHANG Hongqi, XU Erqi.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NDVI in typical karst regions of Guizhou and Guangxi[J]. CARSOLOGICA SINICA, 2018, 37(3): 361-370. doi: 10.11932/karst20180306

黔桂喀斯特山地NDVI的垂直分布特征

doi: 10.11932/karst201803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0109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452702)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NDVI in typical karst regions of Guizhou and Guangxi

  • 摘要: 黔桂喀斯特山地地形复杂,植被覆盖度垂直特征分异显著,以往研究多从气候因子响应方面探讨其垂直分布差异,而研究区人地矛盾尖锐,人类活动对植被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黔桂喀斯特山地为例,利用2010年MODIS13Q1 NDVI数据表征植被覆盖度,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地形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叠置分析研究区的NDVI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黔桂喀斯特山地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研究区NDVI平均值为0.59,其中林地NDVI最大,达到0.63,草地为0.58,耕地最小为0.54。空间分布上,贵州境内NDVI值大部分为0.5~0.6,广西境内自西北向东南NDVI值由0.8逐渐降低至0.4,以0.6~0.7为主。NDVI在垂直梯度上分布特征显著,与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以及不同地类的垂直分布特征有密切关系。海拔分布上,NDVI在海拔小于200 m区间最小,400~600 m的区间最大;北部贵州整体海拔较高,但植被覆盖度较低;南部广西海拔较低,但植被覆盖度较高。坡度分布上,在坡度小于35°范围,随坡度增大,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减少,林草地面积逐步增加,使得NDVI随坡度增大逐渐增大。坡向分布上,NDVI不随坡向变化呈现明显变化,仅偏东坡向稍大于偏西坡向。研究表明应根据海拔和坡度等地形特征,并考虑土地利用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建设。

     

  • [1] 马志勇, 沈涛, 张军海, 等. 基于植被覆盖度的植被变化分析[J]. 测绘通报, 2007(3):45-48.
    [2] Yu Z Z, Zhu J G, Qian Y L. Analysis on terrain effects to vegetation coverage by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18-523:5673-5677.
    [3] 杨汉奎主编. 喀斯特环境质量变异[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4, 32-33.
    [4] 童晓伟, 王克林, 岳跃民, 等. 桂西北喀斯特区域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和地形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4, 34(12):3425-3434.
    [5] 李晓印. 基于 GIS 的植被空间格局研究:以在陕西省耀县的实验为例[D]. 西安: 西北大学, 2004:24-30.
    [6] Rouse J W, Haas R H, Schell J A, et al. Monitoring vegetation systems in the Great Plains with Erts[C]. Proceedings of Third ERTS Symposium.Washington DC: NASA, 1973:309-317.
    [7] Zhan Z Z, Liu H B, Li H M,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terrain factors-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 12(Part B):765-771.
    [8] 邓煜霖,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姜红涛, 等. 艾比湖流域 NDVI 垂直梯度变化特征[J]. 中国沙漠, 2015, 35(2):508-513.
    [9] 朱烨, 方秀琴.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与地形相关性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 2015, 13(6):135-137+15.
    [10] 申彦科. 重庆缙云山植被覆盖度变化及空间格局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0:34-38.
    [11] 金晓媚, 万力, 胡光成. 黑河上游山区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6):140-144.
    [12] Walsh S J, Crawford T W, Welsh W F, et al. A multi-scale analysis of LULC and NDVI variation in Nang Rong district, northeast Thailand[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1, 85(1):47-64.
    [13] 金远亮, 王忠, 张林. 西藏当雄县高寒草地 NDVI 的海拔分异特征及其指示[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6):929-937.
    [14] 喻素芳, 佘光辉, 罗叶红, 等. 基于 MODIS-NDVI 数据广西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4(2):321-325.
    [15] 廖克,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C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
    [16] 吕拉昌主编. 中国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480.
    [17] 宋同清主编. 西南喀斯特植物与环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59-80.
    [18] Tucker C J, Pinzon J E, Brown M E, et al. An extended AVHRR 8–km NDVI dataset compatible with MODIS and SPOT vegetation NDVI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al of Remote Sensing, 2005, 26(20):4485-4498.
    [19] Holben B N. Characteristics of maximum-value composite images for temporal AVHRR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86, 7(11):1417-1434.
    [20] 章皖秋, 李先华, 罗庆州, 等. 基于RS、GIS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 生态学杂志, 2003, 22(6):21-27.
    [21] 贺敬滢, 张桐艳, 李光录,等. 基于DEM的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商州区张地沟小流域为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2):206-212.
    [22] 朱林富, 杨华. 基于MODIS数据的重庆NDVI时空分异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32(2):38-43+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59
  • HTML浏览量:  558
  • PDF下载量:  63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8-06-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