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鄂西南九重坡立谷群发育特征与地下暗河系统结构关系研究

崔学杰 晏鄂川 高 旭

崔学杰, 晏鄂川, 高 旭. 鄂西南九重坡立谷群发育特征与地下暗河系统结构关系研究[J]. 中国岩溶, 2018, 37(3): 330-335. doi: 10.11932/karst20180302
引用本文: 崔学杰, 晏鄂川, 高 旭. 鄂西南九重坡立谷群发育特征与地下暗河系统结构关系研究[J]. 中国岩溶, 2018, 37(3): 330-335. doi: 10.11932/karst20180302
CUI Xuejie, YAN E’chuan, GAO Xu.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nine poljes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of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in the southwest area of Hubei[J]. CARSOLOGICA SINICA, 2018, 37(3): 330-335. doi: 10.11932/karst20180302
Citation: CUI Xuejie, YAN E’chuan, GAO Xu.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nine poljes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of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in the southwest area of Hubei[J]. CARSOLOGICA SINICA, 2018, 37(3): 330-335. doi: 10.11932/karst20180302

鄂西南九重坡立谷群发育特征与地下暗河系统结构关系研究

doi: 10.11932/karst20180302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nine poljes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of underground river system in the southwest area of Hubei

  • 摘要: 鄂西南地区广泛出露碳酸盐岩,形成了丰富的岩溶现象,特别是在鹤峰县及周边地区发育了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坡立谷群以及典型的地下暗河系统,研究其发育特征和结构关系对阐明该地区岩溶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鹤峰县燕子乡92.53 km2范围内的岩溶现象进行调查。调查共发现坡立谷9处,坡立谷的规模差别较大,形态不一,且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但坡立谷的展布方向大致相同,并与区内的构造线方向接近一致。强烈的岩溶化不仅形成了坡立谷,也形成了区内复杂的地下暗河系统,其入口和出口的发育受构造控制。

     

  • [1] 袁道先.岩溶学词典[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2] 谭明.安龙地区海子(坡立谷)水文地貌成因分析[J]. 中国岩溶,1992,11(2):149-154.
    [3] 谭明,梁虹.贵州龙宫水系坡立谷湖群水文地貌结构与功能特征[J]. 湖泊科学,1995,7(1):14-20.
    [4] 兰安军,潘祖燕,文锡梅. 基于GIS的贵州喀斯特坡立谷空间格局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8.
    [5] 景才瑞,饶扬誉. 论鄂西南岩溶洞穴发育与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2(4):100-105.
    [6] 王增银,万军伟,姚长宏. 清江流域溶洞发育特征[J]. 中国岩溶,1999,18(2):151-158.
    [7] 周宁,吴慈华,刘波. 鄂西南表层岩溶带岩溶个体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22(5):519-523.
    [8] 吴慈华,尹伟,周宁,等. 鄂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岩溶带结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23(1):40-42,78.
    [9] 周宁,刘波. 鄂西南岩溶地区表层岩溶带发育强度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岩溶,2009,28(1): 1-6.
    [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鹤峰屏山董家河省级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R],2008.
    [11] 邓亚东,陈伟海,张远海,等.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J].中国岩溶,2012,31(3):303-309.
    [12] 王剑,彭建. 龙宫风景区科普旅游功能初探[J]. 中国岩溶,2003,22(3):236-241.
    [13] 蒋良文,易勇进,贾中明.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深埋大型充填溶洞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2007,(4):53-60.
    [14] 曹伯勋.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10:75-76.
    [15] 黄琨,武亚遵,万军伟,等. 落马洞暗河发育特征及其洪涝成因分析[J]. 中国岩溶,2010,29(4):385-38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22
  • HTML浏览量:  523
  • PDF下载量:  8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8-06-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