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垂向分带

王宇

王宇. 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垂向分带[J]. 中国岩溶, 2018, 37(1): 1-8. doi: 10.11932/karst20180101
引用本文: 王宇. 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垂向分带[J]. 中国岩溶, 2018, 37(1): 1-8. doi: 10.11932/karst20180101
WANG Yu. Vertical zoning of groundwater runoff system in karst plateau[J]. CARSOLOGICA SINICA, 2018, 37(1): 1-8. doi: 10.11932/karst20180101
Citation: WANG Yu. Vertical zoning of groundwater runoff system in karst plateau[J]. CARSOLOGICA SINICA, 2018, 37(1): 1-8. doi: 10.11932/karst20180101

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垂向分带

doi: 10.11932/karst20180101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断陷盆地地表、地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调控(2016YFC0502502)

Vertical zoning of groundwater runoff system in karst plateau

  • 摘要: 大量的矿产资源采掘、地质勘探、洞穴探测、示踪试验等揭露和观测研究发现地下水径流系统的分带性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径流的空间形态、地下水动力性质、地下水循环深度和流程的差异,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垂向上可划分为:浅循环径流带、深循环径流带2大类,进一步划分为:表层径流带、垂向渗流带、季节波动带、潜水—承压水径流带及层状承压径流带、带状承压径流带6个分带。岩溶高原地下水径流系统分带主要由地层沉积旋回、地质构造切割及组合、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岩溶发育分带特性所决定。

     

  • [1] 夏日元,蒋忠诚,邹胜章,等.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程进展[J].中国地质调查,2017,4(1):1-10.
    [2] 王宇,张华,张贵,等.云南省石漠化调查及治理综述[J].中国岩溶,2016,35(5):486-496.
    [3] 袁道先.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14.
    [4] 黄润秋.论中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研究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1):1-5.
    [5]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 中国岩溶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48-247.
    [6] 刘训,李廷栋,耿树方,等.中国大地构造区划及若干问题[J].地质通报,2012,31(7):1024-1033.
    [7] 孙鸿烈,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75-129.
    [8] 覃小群,蒋忠诚.表层岩溶带及其水循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中国岩溶,2005,24(3):250-253.
    [9] 陈建生,江巧宁.地下水深循环研究进展[J].水资源保护,2015,31(6):8-17.
    [10] 王宇.西南岩溶区岩溶水系统分类、特征及勘查评价要点[J].中国岩溶,2002,21(2):114-119.
    [11] Engelen G B, Jones G P,et al. 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M].IAHS Publication,1986.
    [12]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128-136.
    [13] 王宇,王梓溦.岩溶地下水富集的地貌组合形态[J].中国岩溶,2015,34(4):314-324.
    [14] 袁丙华,鄢毅,刘俊贤,等.中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地质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2-36.
    [15] 陈植华,陈刚,靖娟利,等.西南岩溶石山表层岩溶带岩溶水资源调蓄能力初步评价[C]//汪民,殷跃平,单海平,等.中国岩溶地下水与石漠化研究.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0-188.
    [16] 吴慈华.鄂西南表层岩溶带地下水补径排及动态变化特征[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6,30(6):904-909.
    [17] 王宇.云南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31-70.
    [18] 姜光辉,郭芳.我国西南岩溶区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动态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5):89-93.
    [19]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R].贵阳:贵州省地矿局,2003:23-49.
    [20] 刘子金,袁代江,武兴亮,等.贵州三岔河中游左岸鸡场一带岩溶地下水运移特征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5,29(5):685-691.
    [21] 袁道先,孔繁业,肖仁美,等.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56-65.
    [22] 赵勇.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系统工程地质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3
    [23]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川南、攀西)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报告[R].成都:四川省地矿局,2003:31-69.
    [24] 王多义.四川绵竹酿春池温泉地质成因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5):479-485.
    [25] 宋小庆,彭钦,夏颜乐.瓮安老坟嘴变质岩区SK082井地热水热储温度和循环深度估算[J].节水灌溉,2012(10):24-26.
    [26] 肖琼.重庆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成因与水—岩作用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91-96.
    [27] 汪集旸.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J].地学前缘,1996,3(3-4):96-103.
  • 期刊类型引用(44)

    1. 高康,林小兵,韦桂梅,郑宇超,闫怡帆. 青藏高原不同高程喀斯特地貌类型和发育特征. 地质与资源. 2024(01): 115-123+97 . 百度学术
    2. 孔纯正,张红艳,代俊峰,吕玉娟,李子涛,万祖鹏. 基于水箱模型的会仙岩溶湿地睦洞河小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人民黄河. 2024(03): 17-21+63 . 百度学术
    3. 杨帆,刘海峰. 岩溶地下水多层次径流模型应用——以丽江河间地块地下水径流分析为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10): 106-109 . 百度学术
    4. 王宇. 滇池湖底塌陷漏水隐患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中国岩溶. 2024(01): 1-11 . 本站查看
    5. 马从文,张志才,陈喜,程勤波,彭韬,张林. 基于机器学习的西南岩溶泉流量模拟研究. 中国岩溶. 2024(01): 48-56 . 本站查看
    6. 罗伟奇,刘拥军,李同生,周鑫,陈文东,欧健,陈亮晶,宋学旺,章威,何国扬. 湖南省界牌岭矿区矿坑充水途径研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4(03): 57-68 . 百度学术
    7. 陈朝增,李雪蕊,孙鹏. 云南省禄丰市罗次温泉成因特征分析. 矿产勘查. 2024(S1): 330-335 . 百度学术
    8. 何清,陈喜,张志才,程勤波. 岩溶泉水温度对降雨—流量响应的指示作用. 中国岩溶. 2024(02): 272-278+335 . 本站查看
    9. 赵茜,徐洪阳,甘海伶,叶爱华,周立旻,郑祥民. 云南白水台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中国岩溶. 2024(03): 538-551 . 本站查看
    10. 秦凤蕊. 云南革香河流域嘉河五级流域岩溶发育特征. 中国矿业. 2024(S2): 518-520 . 百度学术
    11. 罗书文,毛永琴,吴克华,高占东,王慧澄,王德远,孙燕,邓亚东,张弘智. 贵州花溪高坡岩溶台地分水岭水文地貌特征及发育演化研究. 中国岩溶. 2024(05): 991-1006 . 本站查看
    12. 王泱泱,黄胜东,潘东,黄贵任,王宇,常河,蒲悦. 滇西腾冲火山群典型地下水系统特征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中国岩溶. 2024(06): 1327-1340 . 本站查看
    13. 潘天望,史文强,李成展,陈伟海,唐亮亮,武红梅. 云南麻栗坡老山地区岩溶地貌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国岩溶. 2024(06): 1430-1444 . 本站查看
    14. 王宇. 论云南高原岩溶大水矿区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 中国岩溶. 2024(06): 1223-1234 . 本站查看
    15. 李芹,王宇,张华,柴正交,熊波. 云南高原脆弱生态地质环境类型与特征及生态修复对策. 中国岩溶. 2024(06): 1261-1274 . 本站查看
    16. 李芹,王宇,李笠,张华,王波. 喀斯特高原湖泊流域基于自然解决的生态修复方案——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为例. 中国岩溶. 2023(03): 391-401 . 本站查看
    17. 曹建文,杨海洋,王喆,赵良杰,林玉山,栾崧,李录娟. 湖北某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地下河系统多元信息综合分析评价. 中国岩溶. 2023(04): 699-710 . 本站查看
    18. 张华,王波,高瑜,康晓莉,王宇,刘绍华,康晓波,罗为群,赵勇. 岩溶断陷盆地湿地成因类型及水流系统特征研究. 中国岩溶. 2023(04): 672-684 . 本站查看
    19. 王宇. 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中国岩溶. 2023(04): 627-635 . 本站查看
    20. 和祥,董学兰,杨超,刘鹏,薛博强. 云南鹤庆县北衙金矿岩溶发育及富水特征. 中国岩溶. 2023(06): 1173-1182 . 本站查看
    21. 周长松,邹胜章,冯启言,朱丹尼,李军,王佳,谢浩,邓日欣. 岩溶关键带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地学前缘. 2022(03): 37-50 . 百度学术
    22. 段乔文,俞富有,张天柏,何伟,段春林. 滇东高原罗平湾子水库岩溶渗漏机理及库外补漏设想. 中国岩溶. 2022(02): 287-297 . 本站查看
    23. 姜光辉,刘凡,王奇岗,郭芳. 基于表层岩溶带调控的峰丛洼地低影响开发构建. 中国岩溶. 2022(02): 165-173 . 本站查看
    24. 周鑫,王璨,郑鹏飞,姚腾飞,巫政卿,米茂生,覃佐辉,李杨. 湘南泥盆系碳酸盐岩区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成矿规律——以新田县新圩矿泉水为例. 中国岩溶. 2022(02): 197-209 . 本站查看
    25. 康晓波,王宇,张华,代旭升,朱广毅. 云南高原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2(05): 50-58 . 百度学术
    26. 张华,康晓莉,彭淑惠,黄钊,高瑜,黄琴辉,刘绍华,刘天伦. 云贵高原典型串珠状岩溶湿地水文地质演化研究. 中国岩溶. 2022(04): 532-541 . 本站查看
    27. 张华,康晓波,王波,柴金龙,周翠琼,蔡双乐,侯旭涛,黄晨晖,潘晓东. 滇东南高原斜坡区某拟建铁路岩溶水文地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岩溶. 2022(05): 718-727 . 本站查看
    28. 王文娟,郑明英. 贵州高原斜坡白云岩裸露区储水构造单元垂向分带特征——以赤水河流域斜坡地带储水构造单元为例. 地下水. 2021(02): 24-26 . 百度学术
    29. 张华,王波,王宇,张贵,何绕生,代旭升,康晓波,蓝芙宁. 云南泸西岩溶断陷盆地水循环系统及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地球学报. 2021(03): 313-323 . 百度学术
    30. 段乔文,吴继明,冷吉诚. 滇东南高原岩溶盆地区普阳煤矿的深层涌水趋势分析. 中国岩溶. 2021(02): 189-197 . 本站查看
    31. 曹建文,赵良杰,王喆,栾崧,张庆玉,易瑞. 乌蒙山区革香河流域干旱成因及打井找水模式. 中国岩溶. 2021(03): 439-448 . 本站查看
    32. 陈丽,周宏.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岩溶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1(06): 159-173 . 百度学术
    33. 张华,彭义荣,赵莉,王宇,康晓波,王波,柴金龙. 怒江大峡谷“瓦拉亚窟”溶洞景观及地质旅游资源评价. 中国岩溶. 2021(06): 977-986 . 本站查看
    34. 吴继文,吴亮君,吕勇,王璞珺,周嘉铭,林宇,潘明,廖家飞,孟庆鑫. 云南泸水市压扭性构造对银厂坪白云岩岩溶系统发育控制作用. 中国岩溶. 2021(05): 793-804 . 本站查看
    35. 王宇,张华,张贵,蓝芙宁,王秀艳,万龙,刘宏. 喀斯特断陷盆地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模式构建. 中国岩溶. 2021(04): 644-653 . 本站查看
    36. 王文娟,李中华,郑明英. 赤水河深切河谷斜坡区地下水成井条件分析. 地下水. 2020(02): 93-94+159 . 百度学术
    37. 王宇. 云南省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岩溶. 2020(02): 137-146 . 本站查看
    38. 王波,张华,王宇,张贵,张文鋆,高瑜,罗为群. 泸西喀斯特断陷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流域边界与水动力性质. 中国岩溶. 2020(03): 319-326 . 本站查看
    39. 郭永丽,章程,吴庆,全洗强.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岩溶水文地质学研究热点. 中国岩溶. 2020(06): 817-828 . 本站查看
    40. 王宇. 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研究历史评述. 灾害学. 2019(03): 134-139 . 百度学术
    41. 章程,蒋忠诚,Chris Groves,袁道先. 岩溶IGCP国际合作30年与岩溶关键带研究展望. 中国岩溶. 2019(03): 301-306 . 本站查看
    42. 郑克勋,裴熊伟,朱代强,吴述彧,郭维祥. 岩溶地区地下水位变动带隧道涌水问题的思考. 中国岩溶. 2019(04): 473-479 . 本站查看
    43. 程鹏翔,李宗发. 贵州武陵山区中二叠统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 中国岩溶. 2019(04): 565-572 . 本站查看
    44. 王宇. 岩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及环境统一评价的流域边界划分研究. 中国岩溶. 2019(06): 823-830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67
  • HTML浏览量:  771
  • PDF下载量:  1338
  • 被引次数: 5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8-0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