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典型岩溶富水构造的多极距联合剖面曲线正演模拟研究

刘 伟 甘伏平 周启友 张 伟

刘 伟, 甘伏平, 周启友, 张 伟. 典型岩溶富水构造的多极距联合剖面曲线正演模拟研究[J]. 中国岩溶, 2018, 37(4): 602-607. doi: 10.11932/karst2017y39
引用本文: 刘 伟, 甘伏平, 周启友, 张 伟. 典型岩溶富水构造的多极距联合剖面曲线正演模拟研究[J]. 中国岩溶, 2018, 37(4): 602-607. doi: 10.11932/karst2017y39
LIU Wei, GAN Fuping, ZHOU Qiyou, ZHANG Wei. Research on forward simulation of multi-electrode spacing combined profile curves of typical karst water-rich structures[J]. CARSOLOGICA SINICA, 2018, 37(4): 602-607. doi: 10.11932/karst2017y39
Citation: LIU Wei, GAN Fuping, ZHOU Qiyou, ZHANG Wei. Research on forward simulation of multi-electrode spacing combined profile curves of typical karst water-rich structures[J]. CARSOLOGICA SINICA, 2018, 37(4): 602-607. doi: 10.11932/karst2017y39

典型岩溶富水构造的多极距联合剖面曲线正演模拟研究

doi: 10.11932/karst2017y39
基金项目: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YWF20164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项目(12123712810021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85)

Research on forward simulation of multi-electrode spacing combined profile curves of typical karst water-rich structures

  • 摘要: 基于点电源电场微分方程以及电场满足的边界条件出发,结合目前高密度电法找水时常用的点线布设方式,对岩溶区常见的隐伏断层破碎带和溶洞两类低阻富水构造的多极距联合剖面曲线进行了二维正演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联合剖面曲线对地下隐伏低阻体反应灵敏,曲线存在良好的分异性。对溶洞低阻富水构造来说,溶洞富水构造埋深约为1/2~2/3倍极距时,正交点异常最明显,随着联合剖面极距继续增大,同步低趋势逐渐显现;地下低阻溶洞空间范围越大,联合剖面曲线分异性越好,正交点异常越明显。对断层破碎带低阻富水构造来说,随着联合剖面极距的增大,正交点向断裂破碎带倾斜方向略为移动,但并不明显,正交点位置主要受浅部低阻的影响,随着极距的逐渐增大,同步低趋势逐渐显现,正交点左侧在断层倾斜方向上越来越多的测点呈现同步低异常,但曲线较平缓,而正交点右侧的曲线较陡,视电阻率在断层顶板的正上方处出现极小值。当联合剖面曲线正交点异常较明显时,随极距的增大正交点处视电阻率值逐渐降低,当联合剖面曲线异常形态以同步低为主时,随极距的增大正交点处视电阻率值趋于稳定。联合剖面曲线左右两支形态对于水平对称模型是对称的,对于倾斜模型是非对称的,倾斜低阻构造的倾向与联合剖面曲线正交点附近较陡一侧的曲线倾向一致。模拟结果可应用到岩溶地区高密度电法的多极距联合剖面曲线资料解释中。

     

  • [1] 刘福臣, 程兴奇, 王启田. 联合剖面法探测鲁东中生界地层地下水[J]. 节水灌溉, 2008(5):57-58+61.
    [2] 董健, 胡雪平, 李肖鹏,等. 联合剖面法寻找基岩裂隙水[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 12(14):3520-3522,3527.
    [3] 徐振宇. 利用联合剖面法寻找岩溶裂隙水[J]. 地下水, 1994(3):133-135.
    [4] 王爱国.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与联合剖面法的联合测试技术[J]. 工程勘察, 2006(2):68-71.
    [5] 卞兆津, 叶明金, 刘斌辉. 红层地区综合应用联合剖面法和激发极化法找水一例[J]. 物探与化探, 2008, 32(3):306-307,315.
    [6] 甘伏平, 喻立平, 卢呈杰,等. 不同岩溶储水结构分析与地球物理勘察[J]. 地质与勘探, 2011, 47(4):663-672.
    [7] Chalikakis K, Plagnes V, Guerin R, et al. Contribution of geophysical methods to karst-system exploration: an overview[J]. Hydrogeology Journal, 2011, 19(6):1169-1180.
    [8] 任杰. 联合剖面法探测地质体深度的试验研究[J]. 河北煤炭, 2007(3):1718.
    [9] 郑智杰, 曾洁, 甘伏平. 装置和电极距对岩溶管道高密度电法响应特征的影响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6, 43(5):161-165,172.
    [10] 曹崇本. 高阻溶洞上高密度电法与高密度联合剖面法异常响应特征研究[J]. 贵州地质, 2012, 29(2):112-118.
    [11] 熊彬, 阮百尧, 黄俊革. 直流电阻率测深中二维反演程序对三维数据的近似解释[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3, 28(1):102-106.
    [12] 向阳,李玉冰,易利,等.排列方式及电极距对高密度电法异常响应的影响分析[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8(4):426-432.
    [13] 欧阳永永, 熊章强, 张大洲. 基于不同装置的二维高密度电法勘探效果比较与分析[J]. 世界地质, 2011, 30(3):451-458.
    [14] 郭清石. 高密度电法对溶洞勘探的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3.
    [15] 徐世浙. 地球物理中的有限单元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16] Karaoulis M, Revil A, Tsourlos P, et al. IP4DI: A software for time-lapse 2D/3D DC-resistivity and induced polarization tomography[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13, 54(4):164-170.
    [17] 郑智杰, 陈贻祥, 甘伏平. 岩溶区岩土层地球物理性质浅析:以吉利岩溶塌陷区为例[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 31(2):920-92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23
  • HTML浏览量:  597
  • PDF下载量:  60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8-08-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