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黔桂岩溶山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赵宇鸾 张 颖 李秀彬

赵宇鸾, 张 颖, 李秀彬. 黔桂岩溶山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 中国岩溶, 2017, 36(4): 492-500. doi: 10.11932/karst20170410
引用本文: 赵宇鸾, 张 颖, 李秀彬. 黔桂岩溶山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 中国岩溶, 2017, 36(4): 492-500. doi: 10.11932/karst20170410
ZHAO Yuluan, ZHANG Ying, LI Xiubin. Evolution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 use conflict intensity in Qian-Gui karst mountainous areas[J]. CARSOLOGICA SINICA, 2017, 36(4): 492-500. doi: 10.11932/karst20170410
Citation: ZHAO Yuluan, ZHANG Ying, LI Xiubin. Evolution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 use conflict intensity in Qian-Gui karst mountainous areas[J]. CARSOLOGICA SINICA, 2017, 36(4): 492-500. doi: 10.11932/karst20170410

黔桂岩溶山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doi: 10.11932/karst20170410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21);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J-2015-03)

Evolution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land use conflict intensity in Qian-Gui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 摘要: 采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的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模型,评估了1990-2010年黔桂岩溶山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演变过程,并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对黔桂岩溶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黔桂岩溶山区土地利用冲突呈增强趋势,综合指数从0.09增长到0.30;(2)从全局空间自相关看,该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存在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态势进一步增强,时段Ⅲ压力指数、响应指数和综合指数变化量的Global Moran’s I指数为0.317 9、0.473 3和0.185 9,时段Ⅱ的Global Moran’s I值均大于时段Ⅰ的值;(3)就局域空间自相关而言,热点区、次热区趋向集聚于以贵阳市为龙头的黔中城市群、黔西南州、南宁市及其周边区域,冷点区、次冷区连片分布于黔桂峰丛洼地及其周边偏远山区。因而,建议在黔桂岩溶山区城镇化、工业化加速阶段,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缓解土地利用冲突,以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 [1] 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3):195-203.
    [2] 张惠远, 赵昕奕, 蔡运龙,等.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地理研究, 1999, 18(2):136-142.
    [3] 谈明洪, 李秀彬, 吕昌河. 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 经济地理, 2003, 23(5):635-639.
    [4] 李阳兵, 罗光杰, 邵景安,等. 岩溶山地聚落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化模式[J]. 地理学报, 2012, 67(12):1666-1674.
    [5] 于伯华, 吕昌河. 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概念与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3):106-115.
    [6] 杨永芳, 朱连奇. 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与诊断方法[J]. 资源科学, 2012, 34(6):1134-1141.
    [7] 周德, 徐建春, 王莉. 近15年来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2):21-29.
    [8] 马学广, 王爱民, 闫小培. 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人文地理, 2010,25(3):72-77.
    [9] 王秋兵, 郑刘平, 边振兴,等. 沈北新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及其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15):185-192.
    [10] 周德, 徐建春, 王莉. 环杭州湾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空间冲突与复杂性[J]. 地理研究, 2015, 34(9):1630-1642.
    [11] 刘巧芹, 赵华甫, 吴克宁,等. 基于用地竞争力的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研究:以北京大兴区为例[J]. 资源科学, 2014, 36(8):1579-1589.
    [12] 储胜金, 许刚. 浙北山区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以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1):24-29.
    [13] 王爱民, 马学广, 闫小培.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土地利用冲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果林保护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1):80-85.
    [14] 肖华斌, 袁奇峰, 宋凤. 城市风景区土地利用冲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以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 中国园林,2013(10):117-120.
    [15] 卢耀如.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演化模式[J]. 地理研究, 1986, 5(4):25-35.
    [16] 高贵龙,邓自民,熊康宁,等. 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3.
    [17] 王世杰.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 中国岩溶, 2002, 21(2):101-105.
    [18] 苏维词, 周济祚. 贵州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及防治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5,4(2):177-182.
    [19] 杨永芳,安乾,朱连奇. 基于PSR模型的农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诊断[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1): 1552-1560.
    [20] 周炳中, 杨浩, 包浩生, 等. PSR模型及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5): 541-548.
    [21] 姚予龙. 基于PSR模型的我国资源安全演化轨迹模拟与成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6): 37-43.
    [22] 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05-111.
    [23] Zhao Y, Li X.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ype of Mountain Area and Land Use Degree 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16, 8(9):849.
    [24] 王铮,吴静. 计算地理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25] Cressie N, Kang E L. Hot Enough for You? A Spatial Exploratory and Inferential Analysis of North American ClimateChange Projections[J]. Mathematical Geosciences, 2016, 48(2):107-121.
    [26] 张松林,张昆.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对比研究[J]. 统计研究,2007,24(7) :65-67.
    [27] 李秀彬, 赵宇鸾. 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10): 91-9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42
  • HTML浏览量:  312
  • PDF下载量:  96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7-08-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