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旅游资源对比研究

王兴贵 税 伟 陈毅萍 兰肖雄

王兴贵, 税 伟, 陈毅萍, 兰肖雄. 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旅游资源对比研究[J]. 中国岩溶, 2017, 36(2): 255-263. doi: 10.11932/karst20170214
引用本文: 王兴贵, 税 伟, 陈毅萍, 兰肖雄. 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旅游资源对比研究[J]. 中国岩溶, 2017, 36(2): 255-263. doi: 10.11932/karst20170214
WANG Xinggui, SHUI Wei, CHEN Yiping, LAN Xiaoxio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 Xingwen karst area and South China karst region on tourism resources[J]. CARSOLOGICA SINICA, 2017, 36(2): 255-263. doi: 10.11932/karst20170214
Citation: WANG Xinggui, SHUI Wei, CHEN Yiping, LAN Xiaoxio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 Xingwen karst area and South China karst region on tourism resources[J]. CARSOLOGICA SINICA, 2017, 36(2): 255-263. doi: 10.11932/karst20170214

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旅游资源对比研究

doi: 10.11932/karst20170214
基金项目: 宜宾市重点科技项目(200903029)和兴文县科技局重点科技项目(20140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Xingwen karst area and South China karst region on tourism resources

  • 摘要: 中国南方喀斯特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位于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域内的兴文县拥有国内罕见的完整喀斯特景观,丰富独特的喀斯特景观被朱学稳研究员誉为“兴文式喀斯特”。本文运用比较法、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兴文喀斯特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以及天坑、溶洞、石林等典型喀斯特旅游资源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资源优势。研究认为,兴文县完整的喀斯特流域上发育了类型丰富多样、品位高、组合好且分布集中的喀斯特自然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生态僰苗文化资源,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一、二期7个代表地一样具有代表性,具有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进一步补充、完善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资源的条件。

     

  • [1] 周末,李贵云.中国南方喀斯特湿润热带亚热带喀斯特的世界典范[J].人与自然,2014(10):10-25.
    [2] 熊康宁,肖时珍,刘子琦,等.“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4):17-28.
    [3] 兰祥义. 兴文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C]//陈安泽,余国龙,兰祥义.喀斯特旅游资源基础理论与开发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105-109.
    [4] 税伟,陈毅萍,王雅文,等. 中国喀斯特天坑研究起源、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5,70(3):431-446.
    [5] 朱学稳,张任,张元海,等.四川兴文石林区的喀斯特与洞穴[J].中国岩溶,1995,14(增刊):28-48.
    [6] 王兴贵,唐德华,崔宝禄,等.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与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1):101-104.
    [7] 刘宝珺,张继庆,许效松. 四川兴文四龙下二叠统碳酸盐风暴岩[J].地质学报,1986(1):55-69,123-124.
    [8] 樊隽轩,吴磊,陈中阳,等. 四川兴文县麒麟乡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生物地层序列[J]. 地层学杂志,2013,37(4):513-520. [ 9] 朱学稳,朱德浩,黄保健,等.喀斯特天坑略论[J].中国岩溶,2003,22(1):51-65.
    [9] Waltham T. Collapse process at the tiankengs of Xinwen[J]. Cave and Karst Science, 2005,32(2/3):107-110.
    [10] Shui W,Wang X G. Geological expedition and analysis on formation and evolvement of erosive karst tiankeng:A case study of Xinwen World Geopark[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250-253:2002-2006.
    [11] 余波,张斌,任莉.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及旅游开发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9,29(S1):82-86.
    [12] 温涛,赵小洪.兴文石林地质地貌景观的脆弱化趋势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9):142-145.
    [13] 陈思贤,税伟,何锦峰,等.天坑景观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J].四川地质学报,2009,29(S1):28-34.
    [14] 徐胜兰. 方法-目的链理论在喀斯特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运用:以兴文石海洞乡地质公园为例[J].中国岩溶,2004,23(2):133-136.
    [15] 艾南山. 僰人文化与川南喀斯特地区旅游发展研究[C]//陈安泽,余国龙,兰祥义. 喀斯特旅游资源基础理论与开发研究.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138-142.
    [16] Shui W,Su Z A. Analysis on anthropogenic and phys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2 concentration in karst cave systems[C]//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1:2202-2205.
    [17] 方世明,李江风,赵来时,等.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2008,33(2):285-288.
    [18] 柏瑾,周游游,王伟,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石围天坑群生态旅游形象定位[J].中国岩溶,2010,29(1):93-97.
    [19] 刘传华,张捷,曹靖,等.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在我国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综合评判中的应用[J].中国岩溶,2008,27(2):189-196.
    [20] 朱干华.小寨天坑:家人的桃花源[J]. 中国国家地理,2014(1):71-83.
    [21] 朱学稳,陈伟海. 中国的喀斯特天坑[J]. 中国岩溶,2006,25 (S):7-24.
    [22] Zhu X W,Chen W H. Tiankengs in the karst of China[J].Cave and Karst Science,2005,32(2/3):55-56.
    [23] 陈伟海. 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质遗迹评价及形成演化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50-51.
    [24] 税晓洁.天坑隐藏在地表凹陷处的奥秘[J].中国国家地理,2011(10):60-66.
    [25] 萧春雷. 山中精灵一群人和一群天坑的故事[J]. 中国国家地理,2011(10):82-92.
    [26] 张远海,朱德浩. 中国大型岩溶洞穴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 32(1):20-28.
    [27] 吴胜明. 天生瑰宝洞中藏:溶洞里的“镇洞之宝”[J].中国国家地理,2011(10):132-140.
    [28] 张帆.梦幻织金洞[J].中国国家地理,2005(10):262-267.
    [29] 逸民.多彩芙蓉洞&本色雪玉洞[J].中国国家地理,2005(10):268-273.
    [30] 马丽娅,程广源,阿黄.探秘中国最长洞穴:双河洞[J].人与自然,2016(6):120-128.
    [31] 钱治. 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洞穴的奇迹:中法联合洞穴考察20年[J].中国国家地理,2011(10):174-184.
    [32] 秦卫飞. 腾龙洞堪称世界最大洞穴通道[N].恩施日报,2006-11-3(1).
    [33] 徐胜兰,张远海,黄保健,等. 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价值[J]. 山地学报,2009,27(3):373-380.
    [34] 黄炳雄.腾龙洞洞穴系统及其开发价值[J].中国岩溶,1987,6(4):323-327.
    [35] 彭建.中国石林发育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02,21(1):67-72.
    [36] 陈品冬,熊康宁,肖时珍.中国荔波锥状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全球对比分析[J].地理研究,2013,32(8):1517-152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40
  • HTML浏览量:  252
  • PDF下载量:  150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7-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