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1世纪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

蒋忠诚 罗为群 童立强 程 洋 杨奇勇 吴泽燕 梁建宏

蒋忠诚, 罗为群, 童立强, 程 洋, 杨奇勇, 吴泽燕, 梁建宏. 21世纪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J]. 中国岩溶, 2016, 35(5): 461-468. doi: 10.11932/karst20160504
引用本文: 蒋忠诚, 罗为群, 童立强, 程 洋, 杨奇勇, 吴泽燕, 梁建宏. 21世纪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J]. 中国岩溶, 2016, 35(5): 461-468. doi: 10.11932/karst20160504
JIANG Zhongcheng, LUO Weiqun, TONG Liqiang, CHENG Yang, YANG Qiyong, WU Zeyan, LIANG Jianhong. Evolution featur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J]. CARSOLOGICA SINICA, 2016, 35(5): 461-468. doi: 10.11932/karst20160504
Citation: JIANG Zhongcheng, LUO Weiqun, TONG Liqiang, CHENG Yang, YANG Qiyong, WU Zeyan, LIANG Jianhong. Evolution featur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J]. CARSOLOGICA SINICA, 2016, 35(5): 461-468. doi: 10.11932/karst20160504

21世纪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

doi: 10.11932/karst20160504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16YFC05024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0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05200)

Evolution featur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遥感调查结果和相关统计资料,揭示了21世纪以来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2015年,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总面积降至9.2万km2,石漠化演变的总趋势由21世纪以前的加剧变化为21世纪的逐渐减缓,而且,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程度显著变轻,由21世纪初的以重、中度石漠化为主演变为以轻、中度石漠化为主,危害最大的重度石漠化面积比例由38.08%降至15.31%,说明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石漠化演变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主要与国家实施植被修复工程力度、影响植被恢复的岩溶地貌类型、地下水开发程度、雨水资源以及区域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植被建设规划面积与石漠化减少面积成正比,生态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峰林平原和溶丘洼地石漠化治理效果最好,地下水开发和比较丰沛的雨量可有力促进植被恢复和经济发展,居民贫困化可使石漠化恶化。

     

  • [1] Jiang, Z C, Lian Y Q,Qin X Q. Rock Desertification in Southwest China:Impact,Causes, and Restoration[J]. Earth Science Review 2014,132:1-12.
    [2] 袁道先.我国岩溶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问题[J].中国岩溶,2015,34(2):98-100.
    [3] 但新球,白建华,吴协保,等.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总体思路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5,34(3):62-66.
    [4] 杜鹰.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产业.2011,(7):16-19.
    [5] 王宇,张华,张贵,等.云南省石漠化调查及治理综述[J].中国岩溶,2016,35(5):539-549.
    [6] 覃小群,朱明秋,蒋忠诚.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06,25( 3): 234-238.
    [7] 刘拓,周光辉,但新球,等.中国岩溶石漠—现状、成因与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8] 但新球,屠志方,李梦先,等.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分析(待续)[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3,32(1):59-62.
    [9] 屠志方,李梦先,但新球.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4,(4):4-7
    [10] Yuan D X. Rock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karst of south China[J].Z.Geomorph.N.F.,1997, 108: 81-90.
    [11] 王瑞江,姚长宏,蒋忠诚,等.贵州六盘水石漠化的特点、成因与防治[J].中国岩溶,2001,20(3):211-219.
    [12] 杜鹰.总结经验,加倍努力,全面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J].中国经贸导刊.2013,(36):6-9.
    [13] 杜鹰.与自然和谐相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14] 蒋忠诚,李先琨,胡宝清,等,广西岩溶山区石漠化及其综合治理研究[D].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95-233.
    [15] 王明章.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开发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地位[J].贵州地质,2006,(4):261-265.
    [16] 蒋忠诚,夏日元,时坚,等.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效应与潜力分析[J].地球学报,2006,27(5):495-502.
    [17] 朱守谦,何纪星,祝小科. 乌江流域喀斯特区造林困难程度评价及分区[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8,17(3):129-134.
    [18] 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4最新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一览表.中商情报网[EB/OL].[2014/10/17]. http://www.Askci.com/news.data/2014/10/17 /1431565559.shtml.
    [19] 李建存,涂杰楠,童立强,等. 贵州岩溶石漠化20年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3,25(4):133-137.
    [20] 安国英,周璇,温静,等.西南地区石漠化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现代地质,2016,30(5):1150-1159.
  • 期刊类型引用(84)

    1. 董天富,邓志豪,杨静,戴全厚,聂云鹏. 喀斯特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 2024(02): 33-42 . 百度学术
    2. 陈燕丽,李明志,谢映,莫伟华,罗永明. 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NPP对高低温气象灾害的响应. 广西林业科学. 2024(01): 71-79 . 百度学术
    3. 黄丽芳,覃星铭,胡宝清,黄思敏,韦雯雯,张礼黎,陈思锜,赖茹芸,陈汉唐. 桂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协调关系. 中国岩溶. 2024(01): 126-136+208 . 本站查看
    4. 涂纯,罗为群,蒋忠诚,刘绍华,胡兆鑫,汤庆佳,吴泽燕,张标.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恭城县为例. 中国岩溶. 2024(01): 114-125 . 本站查看
    5. 贺凯凯,陈清敏,成星,杨治国,韩静,曹江涛,艾昊,张文硕. 中国西南及陕西秦巴地区岩溶石漠化研究进展. 中国岩溶. 2024(01): 147-162 . 本站查看
    6. 胡兆鑫,罗为群,蒋忠诚,吴泽燕,汤庆佳. 基于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典型岩溶区生态治理分区. 中国岩溶. 2024(03): 661-671+703 . 本站查看
    7. 胡兆鑫,吴泽燕,罗为群,谢运球. 典型岩溶县土壤重金属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科学. 2024(09): 5506-5516 . 百度学术
    8. 杨化菊,李灿锋,杨克好,张熙璐,王传宇,王兴荣,何旭,彭雪峰,张连凯. 滇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下优势灌木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地学前缘. 2024(05): 440-448 . 百度学术
    9. 云炜琦,李飞进,毛祥让,陈显金,胡伟. 贵州省贵定县石漠化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 贵州科学. 2024(05): 61-63 . 百度学术
    10. 罗恒春,汤明华,魏安超,余正才. 昆明市岩溶地区石漠化演变及综合治理研究. 陕西林业科技. 2024(05): 32-39+45 . 百度学术
    11. 肖霜霜,陈武荣,傅伟,张建兵. 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土壤微生物资源限制的影响. 中国岩溶. 2024(05): 1065-1075 . 本站查看
    12. 张华,彭淑惠,王宇,王波,高瑜,李芹. 云南高原岩溶环境地质问题及修复治理难度分析. 中国岩溶. 2024(06): 1235-1247 . 本站查看
    13. 陈秋帆,卢琦,王妍,刘云根. 西南石漠化区林下土壤养分特征及差异性. 中国岩溶. 2023(02): 290-300 . 本站查看
    14. 巢林,李忠国,莫珍珍,黄慧莲,王爱华,张建兵,胡宝清,刘艳艳. 南亚热带不同菌根类型树种叶凋落物化学性质. 中国岩溶. 2023(03): 472-481 . 本站查看
    15. 王宇. 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中国岩溶. 2023(04): 627-635 . 本站查看
    16. 余梦,李阳兵,罗光杰. 中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演变趋势. 生态学报. 2022(10): 4267-4283 . 百度学术
    17. 杨佳琦,郭建斌,汤明华,周金星,万龙.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石漠化区土壤水分动态预测模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2(03): 109-118 . 百度学术
    18. 李洋,曾红春. 喀斯特地区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差异研究——以广西区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 2022(11): 137-142 . 百度学术
    19. ZUO Taian,ZHANG Fengtai,ZHANG Junyi,GAO Lei,YU Shijie. Rocky desertification poverty in Southwest China: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enlightenment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2(07): 1357-1382 . 必应学术
    20. 邓广山,江柯. 生态约束下农户生计方式转型助推乡村振兴路径探究——以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 农业经济. 2022(07): 50-51 . 百度学术
    21. 程汉亭,刘国道,董荣书,王晓敏,李勤奋,周小慧,张显波. 基于果园牧草间作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以贵州省兴义市为例. 中国岩溶. 2022(02): 210-219 . 本站查看
    22. 姜光辉,刘凡,王奇岗,郭芳. 基于表层岩溶带调控的峰丛洼地低影响开发构建. 中国岩溶. 2022(02): 165-173 . 本站查看
    23. 段蓉,李廷勇. 云南省石漠化现状及环境问题.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07): 36-40 . 百度学术
    24. 殷建军. 东亚季风区石笋δ~(18)O解译:基于夏季风与夏季风降雨的思考. 地质科技通报. 2022(05): 308-314+323 . 百度学术
    25. 覃星铭,马国斌,蒋忠诚,胡宝清,谢薇薇,谭帅,曹雨薇. 典型石漠化峰丛洼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地质科技通报. 2022(05): 283-292 . 百度学术
    26. 张华,康晓莉,彭淑惠,黄钊,高瑜,黄琴辉,刘绍华,刘天伦. 云贵高原典型串珠状岩溶湿地水文地质演化研究. 中国岩溶. 2022(04): 532-541 . 本站查看
    27. 蓝家程,王俊贤,王莎莎,祁雪,龙启霞.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措施对土壤颗粒有机碳与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中国岩溶. 2022(05): 773-783 . 本站查看
    28. 杨兴艺,包玉,王志泰,陈信同,方周怡. 喀斯特区城市遗存山体野境自然野性评价——以贵阳为例. 生态学报. 2022(24): 9995-10010 . 百度学术
    29. 左太安,张凤太,于世杰,黎娇,樊昊,叶丹. 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贫困问题研究进展. 中国岩溶. 2022(06): 915-927 . 本站查看
    30. 杨朝磊,李灿锋,田瑜峰,马一奇,朱志平. 关于云贵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认识. 草业科学. 2022(12): 2629-2644 . 百度学术
    31. 王丹,丁文荣. 基于Geodetector的滇中岩溶区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西部林业科学. 2021(02): 48-55 . 百度学术
    32. 顾展飞,白鸽,刘之葵.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黔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化趋势预测及评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21(02): 95-102 . 百度学术
    33. 潘发光,孙建飞,王爱华. 广西天等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以驮堪小流域为例. 林业科技通讯. 2021(04): 15-19 . 百度学术
    34. 孙若晨,熊康宁,郭应军,颜佳旺. 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9): 5-10+27 . 百度学术
    35. 杨世凡,王朝军,孙泉忠,王钰. 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及对策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 2021(06): 8-11 . 百度学术
    36. 杨永春,张薇,曹宛鹏,穆焱杰.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我国西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与基本导向. 自然资源学报. 2021(09): 2264-2280 . 百度学术
    37. 种国双,海月,郑华,徐卫华,欧阳志云.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现状及对策.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1): 38-43 . 百度学术
    38. CHONG Guoshuang,HAI Yue,ZHENG Hua,XU Weihua,OUYANG Zhiyun.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i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Southtern and Western China and Driving Mechanism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21(06): 1082-1096 . 必应学术
    39. 巩书华,朱丽芬. 湘西北地质地貌特征对岩溶石漠化影响研究——以张家界市为例. 中国岩溶. 2021(03): 504-512 . 本站查看
    40. 杜双燕,杨斌. 贵州省石漠化治理中的县域冲突. 中国岩溶. 2021(04): 718-727 . 本站查看
    41. 景建生,刘子琦,李渊,王进,罗鼎,蔡路路. 石漠化治理区不同植被类型浅层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3): 100-109 . 百度学术
    42. 何志立,杨琰,邹晓岗,游贤慧,肖文杰,曾朱周. 石漠化治理下重庆酉阳典型岩溶槽谷区不同坡向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 地球与环境. 2020(03): 358-368 . 百度学术
    43. 潘复静,王克林,张伟,梁月明,靳振江,李臻. 喀斯特不同恢复阶段植物根际土养分和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和根际效应.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0(01): 209-217 . 百度学术
    44. 白云星,周运超,周鑫伟,张春来. 喀斯特土壤与喀斯特区域土壤关系的探讨——以贵州省普定县后寨河小流域为例. 土壤. 2020(02): 414-420 . 百度学术
    45. 姜勇祥,蓝家程,龙家辉.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退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10-17 . 百度学术
    46. 郝秀东,欧阳绪红,谢世友,魏兴萍. 重庆喀斯特地区现代花粉组合与植被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20(15): 5266-5276 . 百度学术
    47. 杨大方,周旭,张继,杨江州,罗雪. 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0(05): 70-79 . 百度学术
    48. 刘新荣,熊飞,李滨,杨忠平,周小涵. 水力作用下岩质斜坡破坏机制和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中国岩溶. 2020(04): 547-558 . 本站查看
    49. 张程鹏,张凤娥,耿新新,冀俊杰,陈永康. 岩溶地下河在SWAT中的概化方法——以毕节倒天河流域为例. 中国岩溶. 2020(05): 665-672 . 本站查看
    50. 黄天能,许进龙,唐红祥,梁家春. 基于DEA模型的广西石漠化治理效率评价.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0(08): 28-34 . 百度学术
    51. 郭应军,熊康宁,安裕伦,盈斌,王琦. 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3): 226-234 . 百度学术
    52. 张建兵,罗为群,张海安,何柳春,杨奇勇,胡宝清. 桂西北峰丛洼地土壤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37-42+48 . 百度学术
    53. 王赛男,李建鸿,蒲俊兵,霍伟杰,张陶,黄思宇,袁道先.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4): 759-770 . 百度学术
    54. 王正雄,蒋勇军,张远嘱,段世辉,刘九缠,曾泽,曾思博. 基于GIS与地理探测器的岩溶槽谷石漠化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分析. 地理学报. 2019(05): 1025-1039 . 百度学术
    55. 赵磊磊,陈俊松,程燕芳,朱仕荣,周建洪,唐芳林,蓝芙宁. 云南红河州石漠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 2019(07): 40-44 . 百度学术
    56. 刘鹏,王妍,刘宗滨,郭玉静,张紫霞,李乡旺,杨波. 云南省县域尺度的石漠化分布与区划.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5): 965-973 . 百度学术
    57. 张元博,黄宗胜,陈旋,郭小兰,冯微微,刘逸夫,庞敏,方银. 贵州石漠化区布依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适宜度.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9): 3203-3214 . 百度学术
    58. 章程,蒋忠诚,Chris Groves,袁道先. 岩溶IGCP国际合作30年与岩溶关键带研究展望. 中国岩溶. 2019(03): 301-306 . 本站查看
    59. 杜文鹏,闫慧敏,甄霖,胡云锋. 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 生态学报. 2019(16): 5798-5808 . 百度学术
    60. 白云星,周运超. 贵州省后寨河小流域地形因子、人为干扰与石漠化定量研究. 生态学报. 2019(19): 7087-7096 . 百度学术
    61. 史箫笛,康小兵,许模,邓宏科. 川滇高原斜坡地带峡谷区岩溶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 地质学报. 2019(11): 2975-2984 . 百度学术
    62. 邓广山,曾璐. 岩溶石漠化地区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2): 12-15 . 百度学术
    63. 赵磊磊,雷艳娇,陈俊松,朱仕荣,周建洪,唐芳林,蓝芙宁,曹建华. 云南红河州石漠化演变过程及其综合治理成效. 中国岩溶. 2019(05): 704-712 . 本站查看
    64. JIANG Zhongcheng,ZHANG Cheng,QIN Xiaoqun,PU Junbing,BAI Bing.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Function of the Karst Critical Zon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9(S1): 109-112 . 必应学术
    65. 李阳兵,李珊珊,徐倩,罗光杰. 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近50年演变——基于5个地点的案例研究. 生态学报. 2019(22): 8526-8538 . 百度学术
    66. 王恺宁,王修信. 喀斯特城市石漠化遥感参数的时空变化.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0): 284-289 . 百度学术
    67. 陈飞,周德全,白晓永,肖建勇,钱庆欢. 典型喀斯特槽谷区石漠化时空演变及未来情景模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2): 174-180 . 百度学术
    68. 陈洪松,岳跃民,王克林.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问题与对策. 中国岩溶. 2018(01): 37-42 . 本站查看
    69. 曾发明,吴泽燕,章程,杨奇勇. 峰丛洼地区石漠化治理的碳汇研究进展. 中国岩溶. 2018(01): 67-73 . 本站查看
    70. 宋小庆,屈秋楠,杨振华. 岩溶地区小城镇地下水资源多目标应急配置研究——以织金县为例. 中国岩溶. 2018(02): 218-227 . 本站查看
    71. 覃星铭,何丙辉,沈利娜,王魁,喻崎雯,张路遥. 漓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其侵蚀影响因子典型分析. 中国岩溶. 2018(03): 351-360 . 本站查看
    72. 陈洪松,付智勇,张伟,聂云鹏.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过程与植被恢复重建. 自然杂志. 2018(01): 41-46 . 百度学术
    73. 张中峰,张金池,周龙武,徐广平,李艳琼. 丛枝菌根真菌对石漠化地区造林苗木生长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8(10): 2927-2934 . 百度学术
    74. 蒋忠诚,罗为群,邓艳,杨奇勇,覃星铭,喻琦雯. 广西岩溶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 广西科学. 2018(05): 449-455 . 百度学术
    75. 黄甫昭,李冬兴,王斌,丁涛,向悟生,文淑均,郭屹立,李先琨.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及其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的启示. 广西科学. 2018(05): 599-610 . 百度学术
    76. 冉晨,白晓永,谭秋,罗旭玲,陈欢,习慧鹏. 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18(24): 8901-8910 . 百度学术
    77. 蒋红娟,黄义忠.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的石漠化时空演变分析——以西畴县兴街镇为例. 软件. 2018(12): 166-171 . 百度学术
    78. 刘九缠,孙玉川,沈立成,唐廉,刘宁坤,游贤慧. 石漠化治理对土壤中CO_2、CH_4变化特征及碳汇效应的影响. 中国岩溶. 2018(05): 733-741 . 本站查看
    79. 黄一函. 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植被关键技术研究. 建材与装饰. 2018(51): 207-208 . 百度学术
    80. 万将军,邓伟,张继飞,宋雪茜.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框架构建. 中国岩溶. 2018(06): 859-865 . 本站查看
    81. 李强,蒲俊兵,黄妮,杜红梅,祁向坤,王力,杨慧. 断陷盆地生态环境地质分异及石漠化演变机理的研究途径.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9): 899-907 . 百度学术
    82. 窦红涛,甄霖,李海萍. 黔东南州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英文).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7(04): 422-432 . 百度学术
    83. 李阳兵,黄娟,徐倩,罗光杰. 对石漠化概念及其治理的再思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1-6+55 . 百度学术
    84. 覃星铭,何丙辉,吴华英. 岩溶山区土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农业机械学报. 2017(11): 280-28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19
  • HTML浏览量:  898
  • PDF下载量:  2018
  • 被引次数: 142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6-10-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