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25卷  第B08期

显示方式:
地貌洞穴
2005年中国天坑考察报告
Tony Waltham
2006, 25(B08): 1-5.
摘要:
2005年朱学稳教授组织实施了“中国天坑考察项目” ,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文是此次考察的总结报告,内容包括重庆和广西喀斯特区天坑(大型塌陷漏斗)的实地考察,以及在桂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为正式通过对天坑定义举行的研讨会。
中国的喀斯特天坑
朱学稳, 陈伟海
2006, 25(B08): 7-24.
摘要:
中国有世界上最广大的喀斯特区域,最多样化的喀斯特景观和为数极多的漏斗与洞穴。中国南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峰丛和峰林喀斯特,在全球锥状和塔状( co ne a nd tower )喀斯特类型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形态。而峰丛喀斯特区则是天坑( tia nkeng )的重要分布区域。近十几年来,已有近50个天坑在中国南方的峰丛喀斯特区被发现。主要分布在重庆、广西、四川和贵州境内。目前的研究表明,天坑主要发育在特定的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下,并因此区别于常态的喀斯特漏斗。
中国以外的世界天坑概览
Tony Waltham
2006, 25(B08): 25-34.
摘要:
就中国以外已发现的26个天坑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和讨论。此外,对其它类型的一些特大型塌陷漏斗也与天坑进行了比较。
天坑释义
朱学稳, Tony WALTHAM
2006, 25(B08): 35-42.
摘要:
天坑是一种特大型塌陷漏斗,它的演化包括大型洞穴厅堂的洞顶崩塌和大型暗河对大量崩塌块石的搬运。天坑这个术语,首先在中国使用,随后成为世界性的喀斯特词汇。
大型洞穴崩塌大厅
Andy Eavis
2006, 25(B08): 43-45.
摘要:
中国和马来西亚Sar awa k的Mulu喀斯特区发育的大型洞穴厅堂和天坑都与小洞道有关。它们主要沿破碎带发育,有些沿潜流带发育,其岩块崩塌并非仅与渗流排水有关。
特涝(Turloughs)和天坑:与众不同的漏斗
John Gunn
2006, 25(B08): 46-48.
摘要:
天坑是塌陷漏斗类型中非常极端的一员,并且其关键问题在于是否存在与众不同的“天坑作用” ,即是否存在纯粹的形态上的差别。在漏斗类型对应的另一端,爱尔兰的特涝群是指那些宽阔的封闭洼地,这些洼地为季节性湖泊。天坑和特涝与波立谷的区别在于天坑和特涝具有较小的体量,而波立谷具有更为平缓的周壁边坡,再者它们的形成过程也有差异。特别是,特涝仅发现于冰川沉积的区域且至少部分是冰川喀斯特形态,而波立谷出现在许多气候带并且位置通常被证明受地质结构的影响。特涝已被欧盟认可为具有特色植物组合的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形态,虽然除爱尔兰外,这个术语没有被广泛使用。很明显,天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大多数天坑分布于中国,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特殊的形成过程与塌陷漏斗区别开来。是否将“特涝”和“天坑”列入喀斯特地貌学词汇之列仍存在争论。
巴布亚新几内亚Muller高原的大漏斗
Julia M James
2006, 25(B08): 49-58.
摘要:
Muller 高原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高地,以发育大漏斗( giant doline)群而闻名。这些漏斗中许多具有可与新不列巅岛Nakanai 山地的超级漏斗( megadoline) 和中国南方喀斯特天坑相媲美的特大规模和形态, 都属“岩盖( caprock)”型漏斗。Muller 高原的地质、自然地理和水文环境可与Nakanai山地环境和中国南方喀斯特区环境相对比。本文讨论了Muller 高原上三个大漏斗群( Rogorepo, Mamo 和Atea )的形成机制。Muller 高原的大漏斗,像Nakanai的超级漏斗和中国天坑一样,形成于更新世。Muller 高原漏斗的形成环境与其它大漏斗有许多相似性。然而,它却不可能演化成像Nakanai超级漏斗一样壮丽,像中国天坑那样具有极高美学价值,其原因在于石灰岩地层中有不纯非石灰岩夹层。
一种大规模的地貌过程——洞穴削顶
Alexander Klimchouk
2006, 25(B08): 59-66.
摘要:
从类型范畴对天坑下个定义最具说服力的方法显然是使用地貌成因学。天坑是形成于大型暗河通道之上的特大型塌陷漏斗,漏斗周壁连续陡峭,其宽度与深度的比值介于0. 5~ 2. 0之间。这番措辞具有演化意思,即指明了天坑处在露出地表的塌陷漏斗发育早期,以及说明天坑与大型暗河之间的关系。后者把标准天坑与其它类型的大型塌陷地形区分开来,比如与蒸发岩之上的岩盖塌陷或热水洞穴之上的大型塌陷区别开来。中国南方喀斯特提供的证据实证了一种大规模的地貌过程— — 洞穴削顶。虽然其它地貌作用对景观进行了改造和定型,最终使洞穴削顶过程变得不太明显,但它在峰丛和峰林形成中确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可能是热带喀斯特区大型洼地、峡谷和谷地起源的主要作用。峰丛峰林喀斯特区许多马鞍状地形可能都归功于洞穴削顶。
第纳尔(Dinaric)喀斯特台地的一些大型漏斗
Andrej Kranjc
2006, 25(B08): 67-70.
摘要:
Dinaric 喀斯特的主要特征是各种各样的洼地,包括坡立谷、漏斗、塌陷漏斗及其它类似塌陷漏斗的洼地。这类地形的一些大尺度洼地分布于高喀斯特台地(如斯洛文尼亚的Pokljuka , Jelovica 和Sneznik)、喀斯特接触带(如S kocjanske 溶洞)、坡立谷上的基面(如Imotski 坡立谷上的红湖)和大型喀斯特泉群之后(如Malni泉群上的Unska kolisevka漏斗)。喀斯特洼地的许多术语都是依据据斯洛文尼亚的地貌定义的。
天坑形成的水力机制
Arthur N Palmer, Margaret V. PALMER
2006, 25(B08): 71-78.
摘要:
大部分情况下,天坑都是现代暗河通道洞顶塌陷而成。塌陷的扩大造成暗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使得水力梯度变陡,溶蚀和侵蚀增强。可以说,天坑大部分空间体积的形成都是地下河大规模搬运崩塌堆积物的结果。强烈变化的大流量是搬运崩塌堆积的最佳条件,而暗河通道的改道和扩大又进一步加强了塌陷作用。与区域裂隙模式不同,新的裂隙随着崩塌周围应力释放而扩张。与原始洞穴通道形成相比,大规模天坑的形成都是源于这些作用。
兴文天坑的崩塌过程
Tony Waltham
2006, 25(B08): 79-83.
摘要:
四川兴文喀斯特包括小岩湾天坑和大岩湾退化天坑,以及猪槽井洞穴系统中潜在的洞穴崩塌大厅。这3个地方似乎可以说明天坑的演化顺序,即天坑从多重洞穴崩塌,到最后退化成大型漏斗的过程。
封闭洼地的级别划分:天坑级别
William B White, Elizabeth L. WHITE
2006, 25(B08): 84-92.
摘要:
机械的不稳定性和崩塌块石的溶蚀搬运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喀斯特区大型塌陷构造的发育条件。早期存在的空洞中的崩塌块石如果没有有效的搬运机制,空洞的向上发展就会中止。溶蚀的速率、原始空间的大小和上覆基岩的地形最终决定了地表地貌的规模。塌陷地形的规模从小落水洞到几百米宽如墨西哥Golondrinas崩塌坑不等。从整个级别序列上看,天坑可以说是此类崩塌地貌的终极地形。
武隆后坪侵蚀天坑的发现及其科学与旅游价值
朱学稳
2006, 25(B08): 93-98.
摘要:
武隆县后坪乡的天坑,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侵蚀性成因类型的天坑群,2001年3月25日由笔者在现场考察时发现,经2005年10月20日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家实地考察确认, 2006年初已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由我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WHC)申报。本文拟对后坪天坑群的科学发现、形成条件、科学价值与旅游价值及其资源保护问题作一初步讨论。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特征与演化
陈伟海, 朱德浩, 朱学稳, 黄保健
2006, 25(B08): 99-105.
摘要:
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县的北部,发育在北西、南东侧均为非可溶岩限制的喀斯特化地块中,具有峡谷、天生桥、天坑、伏流、洞穴、溶蚀洼地等多样的喀斯特景观组合。其地貌格架的形成,经历了大娄山期、山原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大娄山期、山原期喀斯特夷平面和深切峡谷。现代水文- 地貌系统的发育演化,主要发生在峡谷期,经历了早期地表河形成、峡谷状伏流生成、天生桥和天坑形成、现代河谷持续深切、乌江对本区地下水系的袭夺这五个阶段。生动地反映出所在地区自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含水层包气带厚度增大,峡谷、天生桥、天坑的形成和水系演变等一系列地质— 喀斯特过程。
重庆武隆喀斯特景观特征及世界中自然遗产价值评价
陈伟海, 朱学稳, 朱德浩, 黄保健
2006, 25(B08): 106-112.
摘要:
“武隆喀斯特”遗产提名地位于重庆市东南缘,乌江下游峡谷区,包括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和后坪三个相对独立的喀斯特系统。由峡谷、天生桥、天坑群、洞穴和竖井群、伏流、洼地、蚀余石峰、瀑布和泉等喀斯特现象和要素构成。其中,芙蓉洞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多样,景观秀美,科学价值高;三座天生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桥群,景观壮丽;箐口天坑群是世界上唯一发现的冲蚀成因天坑群。同时,三个喀斯特系统是在地壳持续间歇性抬升、河谷深切、排水基准面下降、含水层包气带不断增厚的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类型河谷喀斯特地貌的杰出代表,生动记录了长江三峡地区更新世以来喀斯特发育演变的特征,是研究这一地区的喀斯特过程及性质的突出例证,具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