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第19卷  第1期

基础研究
外源水对灰岩和白云岩的侵蚀速率野外试验研究—— 以桂林尧山为例
刘再华
2000, 19(1): 1-4.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1
摘要:
以桂林尧山为基地,用灰岩和白云岩试片作了外源水对灰岩和白云岩的侵蚀速率的野外观测试验,得出外源水对灰岩的侵蚀速率在10- 7mmol /cm2· s数量级,或约1000mm /ka;而外源水对白云岩的侵蚀速率在10- 8m mol /cm2· s数量级,或约200mm /ka。此外,还发现,灰岩侵蚀速率对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远较白云岩敏感,即流速增大时,灰岩溶解速率增加明显,而白云岩溶解速率仅有少量增加,这可能反映出两种主要的碳酸盐岩在溶解速率控制机理上存在着差异。
用古植被面貌重建桂林3. 7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刘金荣, 曹建华
2000, 19(1): 5-1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2
摘要:
末次冰期自37kaB. P.以来至9kaB. P.时段内,对桂林一带的影响主要是降温及降雨量减少,平均气温最低7~ 9℃ ,比现今低10~12℃ ,其间虽有波动,但未发现有冰川的证据。9~ 8kaB. P. ,桂林气候发生突变,在1ka 的时间内,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达12~ 13℃ ; 8kaB.P. 时桂林年均气温升至21~ 22℃ ,比现今高2~ 3℃ ; 3. 69kaB. P. 时,气温升到最高,年均气温达22~ 23℃ ,比现今高3~ 4℃ ,年均降雨量也相应发生一定的变化
贵州荔波岩溶洞穴发育特征
张美良, 林玉石, 冉景丞, 陈会明
2000, 19(1): 13-20.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3
摘要:
荔波位于云贵高原岩溶向广西岩溶丘陵和孤峰岩溶平原过渡的岩溶斜坡地带。区内岩溶洞穴极其发育,岩溶洞穴(在时空分布上受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表现出对地层岩性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特点,岩溶洞穴的发育规模、方向明显受断裂、裂隙构造的控制,表现出极强的方向性。本文主要依据洞穴的形成条件、洞穴空间展布的控制特征以及洞穴沉积物的特征等,论述了区内岩溶洞穴的发育特征。
水文地质
铀同位素混合比在岩溶水开采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吴爱民
2000, 19(1): 21-27.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4
摘要:
在论述铀放射系不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三元补给体系混合比的面积坐标算法。地下水三元补给体系的各补给源补给的混合比率,其数值等于在U含量- 234 U过剩直角坐标系中,以该三个端元为顶点围成的三角形内被补给点的面积坐标。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双村岩溶地下水系统为例,说明了铀同位素技术在地下水开采演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过程与效果。研究认为扩大岩溶水开采能够诱发岩溶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的增加,但应同时注意地下水水质的变化。
GIS支持下岩溶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陈佩佩, 孙亚军, 武 强, 董东林, 陈 萍
2000, 19(1): 28-34.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5
摘要:
以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基础,以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设计、建立了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贵州乌江水系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韩贵琳, 刘丛强
2000, 19(1): 35-43.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6
摘要:
乌江水系河流的水化学组成代表了典型碳酸盐岩地区河流的相应化学组成,显示了与世界主要河流不同的水文化学特征: 河水含有较高的溶质浓度,河水水化学组成以Ca2+ 和HCO3- 为主,其次为Mg2+和SO42- , Na+ + K+ 和Cl- + Si分别只占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5%~10%。这表明乌江流域河水中水化学组成主要来源于碳酸盐风化,硅酸盐、蒸发盐风化对水中溶质的贡献很小,农业活动、开矿和工业污染对水体化学组成有一定影响。
峰丛洼地形成动力过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杨明德, 梁 虹
2000, 19(1): 44-51.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7
摘要:
对喀斯特的重要地貌景观—— 峰丛洼地(锥状喀斯特) ,从水文地貌学观点分析论述了其气候形态学特征、地貌结构、地貌发育演化动力过程以及与内源水作用过程相关的多元水赋存特点及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影响喀斯特地下水调蓄功能的因素的探讨
程 星, 杨子江
2000, 19(1): 52-57.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8
摘要:
分析了多个亚动态反映出来的喀斯特管道级、裂隙级、孔隙级水在哀减曲线中所占的比例,并指出了影响衰减曲线形态及衰减速度的因素及其对喀斯特地下水调蓄功能的影响。孔隙度提供了孔隙水空间,在诸因素中占有较重要的权重。构造断裂及破碎会加速孔隙水的衰减,使孔隙级水在衰减曲线上的比例减少,裂隙级水的比例增大。岩层产状也将直接影响孔隙级水的衰减速度。含泥岩层中的泥质成分可以使裂隙水在衰减过程中表现出孔隙水的特征。洞穴的发育使喀斯特地下水衰减速度增大。因此,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可使衰减过程具有二个、三个或四个亚动态。
典型溶蚀丘陵系统岩溶发育特征及其水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以湖南省新化县桑梓镇为例
章 程, 裴建国, 谢运球, 翁金桃
2000, 19(1): 58-64.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09
摘要:
我国典型溶蚀丘陵型岩溶发育区主要分布于湘中的新化县-涟源县一带。受中国大陆梯级地形、复杂地质背景、气候水文等内外环境因子的联合作用,发育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岩溶地貌及形态组合。宏观岩溶地貌主要有四种类型: 丛丘谷地、丘岭谷地、峰丛洼地谷地和峰丘谷地。不同单元岩溶发育特征差异明显。溶蚀速度在10. 26~ 30. 04m3 /km2· a,总体上侵蚀作用大于溶蚀作用,以流水溶蚀- 侵蚀形态为主导特征。开发利用岩溶水应从地貌差异和岩溶水系统多层多块结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蓄、引、提、堵等多种开发方式相结合。
工程地质
覆盖型无充填溶洞薄顶板塌陷稳定性研究
王建秀, 杨立中, 刘 丹, 何 静
2000, 19(1): 65-72.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10
摘要:
本文通过对覆盖型岩溶区薄顶板无充填溶洞岩溶塌陷成因机制的分析,提出其塌陷稳定性可以用“盖层土体-薄顶板无充填溶洞力学系统”的稳定性来解释,并分析了盖层土体与薄顶板溶洞之间通过应力传递和质量传输的互动作用。
BP神经网络在岩溶水库渗漏评价中的应用
杨桂芳, 姚长宏, 王增银, 万军伟
2000, 19(1): 73-80.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11
摘要:
岩溶水库渗漏受众多因素影响,对其渗漏量预测一直是水利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非线性理论,综合考虑各种地质因素并由此建立了一个神经网络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是可行和实用的。在此基础上,利用此网络模型对水布垭水利枢纽渗漏进行了定量预测。
岩溶矿井煤层底板突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王延福, 庞西岐, 靳德武, 曾艳京, 王晓明
2000, 19(1): 81-89.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12
摘要:
根据多年来的科研生产实践,应用非线性科学理论建立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考察了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发现煤层底板隔水层力学失稳(突水)早期阶段有明显的应力失调现象。利用煤层底板应力、应变监测资料,通过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计算,可预测煤层底板突水问题是否发生。
生态环境
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区划—— 以贵州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
王腊春, 史运良, 汪文富, 杨 勇, 陈洪元
2000, 19(1): 90-96.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13
摘要:
以贵州普定县后寨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区为例,在深入研究并建立岩溶生态环境分区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四个生态治理模式区,并简要论述了各分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及综合治理模式。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它岩溶流域。
技术方法
基于GIS技术B /S模式的土地详查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
黄俊华
2000, 19(1): 97-101.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00.01.014
摘要:
在讨论土地详查数据更新重要性和手段、B /S体系结构GIS等问题基础上,设计了基于Inte rnet和GI S技术,面向地县乡三级应用的B /S模式的土地详查信息系统方案。方案具数据分布式、三级系统耦合和基于四层数据库模式的Inter ne t多层应用体系结构等特点,可达到详查数据动态、现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