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2年  第11卷  第4期

水文地质
岩溶地下水系统单元网络数学模拟方法研究
夏日元, 郭纯青
1992, 11(4): 267-278.
摘要:
本文提出的单元网络数学模拟方法,即用大单元块段及管道网络分别代表岩溶区相对均匀的裂隙化区域及非均匀分市的岩溶管道,地下水流动特征按渗流运动规津及管流运动规律分别表达,耦合求解。拟对难以用常规数学方法解决的复杂多重岩溶含水介质及其裂隙流与管道流并存、快速流与慢速流并存、线性流与非线性流并存以及非连续流等特殊水流规律的水文地质特性作定量评价。文中以北山矿迳流排泄区裂隙管道水系统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处理线性流与非线性流并存水流运动规律的方法。
论岩溶地下水分水岭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邱书敏
1992, 11(4): 279-285.
摘要:
许多人习惯于把分水岭同水资源贫乏联系在一起。而岩溶区域内的地下水分水岭非但不一定贫水,有的还可成为重要的水源地。作者根据在广西工作的实践,将地下水分水岭划分为三种类型、七种型式,并简述了各种类型的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岩溶裂隙介质发育特征及其渗透性研究
章程, 翁金桃, 谢运球
1992, 11(4): 286-296.
摘要:
本文以大量的裂隙测量、统计资料论述了裂隙几何参数(?)产状、隙宽和隙间距等在于同层位和区域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构造应力场、岩性、层厚诸因素的影响作用。并运用渗透张量理论对研究区岩溶裂隙的各向异性渗透性和非均质性逆行了研究,获得一些新认识,对查明岩溶水分布、运移规律有一定指导意久。
中国岩溶塌陷调查专辑
铜陵小街地区岩溶塌陷模糊综合评判
全望永, 方星
1992, 11(4): 297-306.
摘要:
本文以安徽省铜陵小街地区为例,叙述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塌陷、地裂所导致地面失稳评价中的应用。
技术方法
物探资料对昆明吴家营水源地岩溶发育研究的有效性
孟奇猛, 李庆仁
1992, 11(4): 307-317.
摘要:
文章从岩溶发育特征与地球物理场响应分析入手,讨论岩溶发育程度与地球物理异常强度之间之关系,通过优势分析电性参数与岩溶发育间关联度甚为密切,进而提出了用电性参数研究岩溶发育的量化概念。综合研究得出水源地垂向岩溶发育的A、B、C分带与空间岩溶发育的Ⅰ、Ⅱ、Ⅲ平面分区。最后讨论了水源地岩溶发育的主导方向。
重力垂直梯度测量技术在隐伏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陈贻祥, 蔡国斌, 喻立平
1992, 11(4): 319-331.
摘要: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重力垂直梯度测量探测岩溶的基本原理和野外工作及资料整理方法;并对重力垂直梯度测量的观测误差及最佳仪器高差的选择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文章从大量的生产和试验成果中,筛选出一些资料较完整、较典型的实例,论证了高精度重力垂直梯度测量技术在岩溶区不同地质环境中,探不测溶(土)洞的可行性及效果。
旅游地质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朱德浩
1992, 11(4): 332-339.
摘要: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峰林平原,岩溶峡谷,高寒地区灰华堆积形态。石林等类型皆为世界其他地区所罕见。岩溶洞穴地下河和岩溶大泉亦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旅游资源。
地貌洞穴
中国古代洞穴地形研究简史——祝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成立
曾昭璇
1992, 11(4): 340-345.
摘要:
本文综述了我国唐、宋、明、清时代的洞穴研究历史及其主要成就。是专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成立而作。曾于1991年11月在广东云浮召开的第一届洞穴年会上宣讲。
澳大利亚岩溶以及几个有关岩溶问题的思考
朱学稳
1992, 11(4): 346-3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岩溶。同时根据澳大利亚岩溶的特征和类型,并从全球岩溶出发,作者提出了有关峰林岩溶、塔状岩溶与热带岩溶的关系、全球岩溶主要类型的划分、以及洞穴Speleothem发育与岩溶类型及气候条件的关系等方面的新见解。
山东沂源土门地区的岩溶形态组合类型及其形成环境
蒋忠诚, 翁金桃
1992, 11(4): 356-365.
摘要:
山东沂源土门地区具有三种岩溶形态组合类型,其形态、分布和发育的地质年代明显不同。结合区域地质发展史初岩溶相关沉积物的测年研究,揭示它们分别形成于晚第三纪以后的仰平期、早更新世中期以后的土门期和晚更新世以来的临城期。其相应的岩溶环境在气候和水文网两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气候环境由晚第三纪的湿热→更新世的冷干与暖湿交替变化→向现代的半湿润一半干早环境变迁;河流水文网则由无→有→越来越清楚,使岩溶区能够获得越来越集中的外源水补给。
云南省开远南洞地下河流域洞穴研究
张任
1992, 11(4): 366-382.
摘要:
作者从水文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岩溶洞穴分类的新方案;并结合南洞地下河流城范围内岩溶洞穴发育的实际情况,对各类型岩溶洞穴在流域中的位置,所执行的功能、水文状况、形态特征、发育特点及空间分布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对洞穴的研究只有紧密结合其所属的流域系统,才能正确了解洞穴的形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