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0年  第9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水文地质
太原东山岩溶地下水的补给
王瑞久, 王怀颖
1990, 9(1): 1-6.
摘要:
环境同位素技术用来研究太原东山基岩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全部17个水样可以分成二组:(1)落在或靠近大气水线上的样品,(2)在大气水线右方有一段距离的样品。第1组样品中的37和34,以及1号分别取自靠近地形分水岭的泉水和松散层中一口生产井。第2组样品还可细分成三个域;A,C和D,分别取自奥陶系,三叠系以及石炭系和第三系含水层。这种基岩地下水其氘剩余的低值可以解释为雨水在补给区的强烈再蒸发结果。在此阶段,雨水可以在地表面漫流,然后通过山区河流入渗地下。然而在暴雨和洪水期间入渗水的再蒸发应该非常有限。
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和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
张凤岐, 李博涛
1990, 9(1): 7-14.
摘要:
本文从水资源系统的观点出发,在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内外联系及其结构,类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就岩溶水人工调蓄与资源评价,扩泉与保泉问题和强径流带集中取水前景进行了探讨。
岩溶含水层系统参数空间分布的优化研究—以焦西矿区为例
张卫
1990, 9(1): 15-24.
摘要:
本文在研究焦西矿区岩溶含水层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岩溶含水层系统参数识别模型(简称NOPRI模型)该模型利用不规则有限网格差分形式计算各时段各节点均衡子域剩余水量,并以其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在对焦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约束方程,利用可变误差多面体法求解参数(导水系数,矿坑涌水量分配系数);并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和《焦作地区岩溶水开采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所得的参数进行分析对比。NOPRI模型是一种直接求参法。
焦作地区碳酸盐岩裂隙发育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梁彬, 翁金桃, 陶友良, 童长水
1990, 9(1): 25-33.
摘要:
作者对焦作地区的构造裂隙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和统计分析,总结了不同层位和不同类型碳酸盐岩裂隙发育特征。针对不同性质构造的裂隙研究表明,裂隙发育特征对确定某些构造控水的水文地质边界具有一定意义。
焦作地区碳酸盐岩成岩后生作用与孔隙演化
翁金桃, 蒋清姿, 刘新号, 付北峰
1990, 9(1): 34-41.
摘要:
本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成岩后生作用主要有:白云岩化作用、胶结作用、去膏化和去白云岩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压溶作用和溶解充填作用等。其中白云岩化,去膏化和溶解作用常增大岩石中的孔隙空间,对岩溶水的储渗有利;而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和充填作用常降低岩石中的孔隙空间,对岩溶水的储渗不利。本文还根据各成岩作用产生的时间及其相互关系,总结了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
碳酸盐岩裂隙溶蚀反应动力学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祝凤君
1990, 9(1): 42-51.
摘要:
碳酸盐岩溶蚀的最本质过程是其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在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溶解和侵蚀的过程,它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不仅能说明溶蚀发生的具体速率和离子反应机理,而且能从时间尺度上很好地结合自然因素来深入研究岩溶发育的规律性和程度。这里重点介绍实验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封闭体系条件下,动力学速率公式为:R=Ro10-kc(T>20℃);R=KC-1(T=10℃)同时证明在中性(pH值为5.5~7.5)条件下,溶解速率与pH值呈斜率为-1/2的直线关系,说明岩石溶蚀的表面反应控制和综合控制的机理,实验后的样品的检测对岩石溶解的多孔状扩散层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桂林附近第四纪堆积物特征
陈菊伟
1990, 9(1): 52-59.
摘要:
本区第四纪堆积物,其成因有冲积、冲洪积、坡洪积、残坡积、坡残积、残积,沼泽堆积等类型。各主要土层有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为主的粘土矿物组合,并含较多的针铁矿和三水铝石;有化学稳定性强的重矿物组合;砖红壤,红壤的古土壤性质;喜暖的古植物和古动物群,以及现今所见桂林以峰林地貌为特征的典型热带岩溶的强烈发育,说明本区第四纪以来,特别是小晚更新世以来是属于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至多到北亚热带的气候环境。
中国广西桂林穿山石峰洞穴沉积物的沉积学研究
P.Abull, 胡蒙育
1990, 9(1): 60-75.
摘要:
通过对桂林穿山公园内—石灰岩孤峰中四层洞穴的沉积物研究,揭示了这些洞内沉积物系来自不同外部来源。下部三层洞内的沉积物颗粒均为棱角状,说明它们来源不远(10公里)。它们可能是在孤峰形成前由风或洪水带入洞内。上部两层洞内的沉积物与下层洞的不同处在于:它们是风积、冲积或洪积的,有的沉积物的形成历史很可能早于峰林地形发育史。
西藏高原洞穴碎屑沉积的电镜扫描研究
P.A.Bull, A.W.Magee, M.M.Sweeting, 章典, 施振斌
1990, 9(1): 76-87.
摘要:
应用电镜扫描石英颗粒结构分析,对西藏高原洞穴碎屑沉积及其相关的地表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其结论是:绝大部分样品的物质来源于附近的火成岩和变质岩基岩,这些沉积物的石英颗粒表面并未显示经受冰川的、河流的或风的搬运作用所造成的变形痕迹,也缺乏成土作用或热带湿热环境的化学变形证据。很明显,目前的环境难于在石英颗粒表面产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构形态。
灵渠地质地貌初步研究
宗凤书
1990, 9(1): 88-93.
摘要:
灵渠位于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建造于公元前214年的秦朝,是联接湘江和漓江的一条人工运河。灵渠的建造是利用了分水岭上特定的有利的地质—地貌条件,即:1.地质构造上的低点;2.分水岭上强烈喀斯特化的峰林平原地形;3.从漓江到湘江新构造运动为掀斜式上升。
技术方法
中国广西平乐县罗胡子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古地磁研究初步结果
刘育燕, 森永速男, 安川克已, 汪训一
1990, 9(1): 94-97.
摘要:
建立地磁场长期变化的时间表,不仅对于考古学、地质学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对于地球内部物理状态的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采取国际上近年新兴起的新方法—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古地磁法,首次进行了中国广西地区的地磁场长期变化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的地磁场长期变化是一包罗大小不同周期变化的复合运动。该结果与国外资料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处。其特殊之处反映了地磁场的“西向漂移”现象。
岩溶地质区域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程序
戴爱德
1990, 9(1): 98-100.
摘要:
本文给出计算任意岩溶地质区域面积的方法及在IBM PC/XT微型机上实现这一算法的程序。这一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地质工作者从以往繁重的手工统计面积工作中解脱出来,借助计算机迅速准确地进行任意岩溶地质区域面积的统计,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高,这一方法还可用于进行不规则区域面积统计的其它领域。
岩溶水文地质图式图例的探讨
赵俊芬
1990, 9(1): 101-104.
摘要:
本文探讨岩溶水文地质图式图例的制订原则及其功能。图式图例的设计是每项专题制图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也为制图工作实现标准化、自动化的重要环节。它的设计原则是使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通用性,不仅能反映多种信息,使图面清晰美观、易读,并能减少制图工作量,缩短成图周期,节省制印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