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7年  第6卷  第2期

水文地质
北京牛口峪地区稳定同位素水文地质研究
宋林华, 房金福, 张仲禄, 王长富
1987, 6(2): 93-100.
摘要:
牛口峪地区位于北京房山县城西南2公里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界的丘陵地带。由于研究区内的牛口峪污水水库修建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的喀斯特石灰岩上,水库产生严重渗漏,污染了地下水体,破坏了生态平衡。通过稳定环境同位素水文研究得出:水库—牛14孔—牛10孔—马刨泉带为重稳定同位索水分子的富集带,也是水库污水渗漏的主要途径;深部石灰岩含水体中的地下水流缓慢;牛11孔所在的上寒武统泥质条带灰岩含水层与牛14孔所在的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属于两个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不存在由水库通过牛11孔附近向外渗漏的问题;牛7—马刨泉及主坝下的渗漏不严重等结果。
微机在分析含水层参数中的应用——通用标准曲线法
潇湘峰
1987, 6(2): 101-110.
摘要:
一般的标准曲线法仅能适用于无边界的单孔抽水试验。本文通过公式推导,黄金分割法选优,在VICTOR—9000微机上实现了通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含水层参数。 本法应用范围广。单主孔或多主孔,抽水或注水、承压水或潜水,凡是能通过映射变为无限问题的一切边界问题均可使用。 本法可打印出原始数据、计算结果并拷贝相应的匹配图形。 本法的特点是保证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克服了人为随意性;克服了直线法必须满足r~2/4at<0.01的局限性。不论抽水时间的长短,主孔、观测孔与边界距离的远近均可使用。 由于采用了黄金分割法选优,循环次数较少、计算速度快捷、拷贝图形方便。
基础地质
长江中上游红层岩溶刍议
吴应科, 梁永平
1987, 6(2): 111-119.
摘要:
红层岩溶是一种碎屑岩岩溶,在长江中上游的红层盆地中分布较为广泛,可划分为孔隙、洞隙型二种基本类型。在适宜的地貌部位,多构成红层地区的富水地段,特别是洞隙型岩溶区的水资源,具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红层岩溶在旅游、洞室利用、开发盐卤水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CAJ下载 PDF下载
溶蚀空间形成及中国与世界其它地区碳酸盐岩近期溶蚀量对比分析
C·托格, 袁道先
1987, 6(2): 127-136.
摘要:
碳酸盐岩次生渗透性是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水动力作用及生物化学作用的综合结果。在这些作用影响下,有的岩溶形态发育相当快,因此,了解溶蚀速度对于更好地理解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是很重要的, 本文在评价当前碳酸敖岩溶蚀速度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从中国和世界几个其它岩溶地区获得的碳酸盐岩溶蚀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碳酸盐岩溶蚀速度有明显影响。
桂林岩溶洼地和洞穴发生、发展的构造控制剖析
邓自强, 林玉石, 张美良, 刘功余, 魏志民
1987, 6(2): 137-148.
摘要:
通过对桂林地质构造和岩溶建造的研究,并对岩溶洼地、洞穴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在发生、发展上具有成生的内在联系,从而反映在时空方面具有特定的关系。 这些关系集中表现在岩溶洼地、洞穴是岩溶水沿断裂、裂隙溶蚀、侵蚀扩大、改造、堆积、再改造的结果。其规律性主要反映在方向性、等距性、继承性、成层性及形态关系等几个方面。 实践表明,研究岩溶发育规律,要对构造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必须从构造形迹鉴别入手,分析其成生联系、体系归属,了解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阶段和序次,并以此和岩溶岩系(建造)为依据,联系成岩环境(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反映构造的控制规律。
河谷深岩溶的成层性——以辽宁观音阁水库为例
谭周地
1987, 6(2).
摘要:
地表溶洞发育分布的成层性基本上已得到公认。现代排泄基准面以下深岩溶的类似特征则至今研究尚少。本文根据岩溶区勘探钻孔和矿山巷道资料说明河谷深部溶洞分布的成层性。文中指出由于近代地壳升降运动的韵律性和地质结构面分布的等距性,岩溶发育程度和溶洞层高差在垂直方向也经常表现出韵律性变化,河谷深部溶洞成层分布且大致和地表溶洞层相对应。
谈桂林粘土砾石层的成因兼论桂林平原和漓江的发育史
邱书敏
1987, 6(2): 167-174.
摘要:
关于桂林粘土砾石层的成因问题,已经有几种不同意见。笔者根据对粘土砾石层的岩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它形成的地质地貌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一种新的成因类型——岩溶河湖相沉积。就是说,在独立封闭型的桂林汇水盆地开始解体,由北往南流的漓江水系形成的初期,草坪至阳朔之间曾经是一段地下河或伏流,粘土砾石层就是在伏流上游的谷地积水环境中堆积而成的。 笔者认为,流经大面积岩溶地区的西江干流或支流的有些河段,都可能经历过地下河或伏流的历史演变过程。现在,黔南和桂西区域有些河流仍存在明伏流交替的现象。因伏流河段的过水量有限,在大洪水到来时,其上游谷地常积水成湖。在这种积水环境中产生的沉积物,既不同于冲积或洪积物,也不同于全封闭的湖相堆积。笔者建议把这类沉积物命名为岩溶河湖相沉积。
桂林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残迹——表面构造
王克均, 龙少廷, 全顺兴
1987, 6(2): 175-177.
摘要:
由于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推挤力,使冰前的地层受挤压而产生的褶曲现象,谓之表面构造。桂林地区冰川活动过程中已发现残留的表面构造地点有:桂林市五里店三砖厂附近;桂林市朝阳公社风动工具厂宿舍附近;桂林市三里店东南附近的桂大路路堑南侧;桂林市五里店桂林皮革厂附近。
旅游地质
桂林市是以天然岩溶峰林景观为主人为景观为辅的风景游览城市
朱德浩
1987, 6(2): 121-125.
摘要:
桂林市既是风景游览城市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以自然美为主体、人文美为客体而共同构成的谐调的空间地域综合体,具备发展旅游的极为有利的条件,天然岩溶景观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从战略上看,应以大力开发地表岩溶峰林旅游资源最为重要。桂林岩溶峰林景观具有若干突出的优点: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资源的“无限性”和可永续利用性。所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具稳态结构。
工程地质
水库坝址岩溶渗漏类型及防渗帷幕布置型式的研讨
邹成杰
1987, 6(2): 149-156.
摘要:
在我国岩溶地区,修建了很多水力发电站和水库,其中大多数是成功的,但有一些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和防渗处理不当。为了研究岩溶渗漏规律和估算岩溶渗漏量,以及对防渗帷幕进行最优设计,作者提出将岩溶渗漏型式划分为八组二十八种类型,渗漏程度分为五级;并提出了水库允许渗漏量和防渗帷幕在平面及剖面布置型式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