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3年  第2卷  第2期

水文地质
湖南斗立山煤矿裂隙岩溶水涌水量的计算
朱学愚, 仰步雨, 朱国荣, 彭歧生, 吕寿朋
1983, 2(2): 89-106.
摘要:
<正> 斗笠山煤矿是湖南省中部的一个煤田,位于娄底市西面约15公里,含煤面积68平方公里,地下水盆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以岩溶水大矿区著称。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中,含水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栖霞组上部的石灰岩,为一裂隙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丰富。煤矿自从1969年10月投产以来,采用疏于降压方式进行生产。现有矿井五对,东南翼三对有水力联系的矿井(香花台井-100米巷道、黄港井-95米巷道,湖坪井-100米巷道)于1981—1984年分别延深至-300米,-240米和-200米,急需计算多井延深时疏干巷道的涌水量。
中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测量
李大通, 罗雁
1983, 2(2): 147-150.
摘要:
<正> 碳酸盐岩在我国分布广泛,类型繁多,为岩溶发育的多样性、复杂性提供了物质前提。掌握其分布面积是掌握我国可溶岩在空间分布规律的组成部分,为岩溶研究工作所必需。笔者在编制“中国可溶岩类型图(1/400万)”的基础上,对我国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碳酸盐岩的出露面积约为91万平方公里,加上已知的隐伏于不同深度的碳酸盐岩,其总分布面积可达340万平方公里以上。
乙醇示踪剂在岩溶水研究中的应用
梁仲华, 王振泰
1983, 2(2): 151-157.
摘要:
<正> 一、前 言 乙醇作为地下水示踪剂,首次在我国典型岩溶地区进行试验,已初步获得成功。 本文具体介绍了山东枣庄、河北峰峰、邯郸王风、广西合山等矿区用乙醇进行地下水示踪试验所取得的水文地质成果,如其中包括探索地下水的流速流向、地下水的迳流补给、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矿井突水水源、岩溶通道、断层导水性及其主要导水部位、帷幕注浆截流效果检验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问题。 示踪试验是研究岩溶水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示踪效果则主要取决于示踪剂的选择等因素。
基础地质
湘东铁矿区岩溶发育规律探讨
龙绍都
1983, 2(2): 107-116.
摘要:
<正> 湘东铁矿区位于茶陵、攸县境内,是目前湖南省主要的铁矿石产地。区内铁矿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下统岩关阶翻下段(相当邵东段,即原宁乡式铁矿),大多数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充水矿床。 区内清水、潞水、排前、雷龙里及凉江等矿区通过勘探,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经过近年来四个铁矿的基建与开发,进一步认识了岩溶发育与分布的一些特征。
技术方法
湖南洛塔岩溶水化学特征
彭汉兴, 吴应科
1983, 2(2): 117-126.
摘要:
岩溶地区水与碳酸盐岩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质上是水中碳酸盐成分迁移和富集的过程。因此研究岩溶水中碳酸盐的迁移和富集,是探讨岩溶作用和岩溶发育规律的重要课题。在湖南洛塔岩溶发育规律的科研工作中,注意了对岩溶水化学特征的研究,通过为期一年水化学成分的观测工作,获得了一些认识,本文就是在此工作基础上的总结。
百郎地下河系
易求芳
1983, 2(2): 127-135.
摘要:
<正> 在开展1/20万田林幅及乐业幅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我们对百郎地下河系进行了调查,得到一些肤浅认识,现作一介绍。 百郎地下河系由主流和11条支流构成,主流发源于乐业县甘田公社达浪村,经达坡寨后成明流,在伏流洞消入地下,穿山绕岭,经白竹洞、弄洋、河坪、杨柳井、石龙背、出口位于幼平公社百郎村南3.5公里。主流长64.2公里,支流共计长度159公里。流域面积835.5平方公里。出口最小流量2.0387米~3/秒,最大流量121米~3/秒,枯水期平均流量3.182米~3/秒,为一大型地下河系。是红水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图1)。
徐霞客对我国古代岩溶洞穴研究的贡献
杨文衡
1983, 2(2): 137-145.
摘要:
<正> 岩溶洞穴是大自然在千百万年中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地下自然景观。历史时期,我国人民开展了对此类洞穴的考察研究,为洞穴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特别是明朝末年的徐霞客,对我国古代岩溶洞穴的研究更是别开生面,开创了新途径,令人钦佩。 一、徐霞客以前我国岩溶洞穴研究概况 我国最早记述洞穴情况的著作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五藏山经》。
地貌洞穴
岩溶地区地面放射性γ测量探测地下水的机理
蔡国斌, 韦吉益, 徐远光
1983, 2(2): 159-170.
摘要:
<正> 一、前 言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单位致力于研究地面放射性γ测量探测地下水,并已获得一定的地质效果。由于这种技术具有方法简单,仪器轻便,效率高等特点,所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四川省科委自1976年以来,已主持召开三次自然γ放射性方法找水原理的专业座谈会。1981年9月在山东平阴县召开了全国应用核技术寻找地下水源学术讨论会。这一系列的学术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该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目前,国内有关单位已开始探讨γ放射性找水方法的机理,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根据公布的国外资料,除了对U,Ra,Th等放射性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研究较深外,利用γ方法探测地下水方面,不论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我国可属领先地位。
矿产地质
低频电磁法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李淑莹
1983, 2(2): 171-181.
摘要:
<正> 一、概 述 低频电磁法用于金属矿勘探,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用于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探的时间并不长,国外大致在七十年代开始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至于探测岩溶方面,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还处在试验阶段。我国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步推广这一方法,并已研制出几种不同类型的低频电磁仪,逐步应用于科研与生产实践中。